伏魔者官方

十八羅漢叫啥?

請問一下十八羅漢中

他們每個名號是啥?又有那些事蹟呢?
梁武帝尊者 進書尊者 伏虎尊者 進花尊者 飛鈸尊者 力風尊者 開心尊者 達摩尊者 進香尊者 進果尊者 進燈尊者 悟道尊者 戲獅尊者 降龍尊者 目犍蓮尊者 長眉尊者 布袋尊者 濟公尊者佛教修行果位有羅漢一級

是阿羅漢(Arhat)簡稱

原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級。

在大乘佛教中

修行成就的最高果位則是佛

其次為菩薩

然後才是羅漢。

在漢傳的世俗佛教中

不論佛、菩薩或羅漢

則都已不止是修行的一個境界或果位

更被具體化為類似於民間「神祇」一般的崇拜對象。

而羅漢的流傳方式與形象

則又和佛或菩薩有些不一樣。

佛與菩薩多半是個別的成為主要奉祀或崇敬的對象

如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等。

而羅漢則通常以成組或成群的方式出現。

例如四大羅漢、十六羅漢、十八羅漢或五百羅漢。

其中的四大羅漢後來較不普遍

而五百羅漢

雖由於「人多數眾」

而為人所樂道

少數較大寺院的建造也或許因為特別氣派效果的考慮

而造有五百羅漢堂。

但總的來說

宋代以後流傳較廣的無疑是十八羅漢。

而十八羅漢又是由十六羅漢衍生出來的。

其中增加的兩尊

後來被定位為降龍和伏虎

既經定位便廣為流傳。

對於後來大多數的民間信仰者來說

降龍與伏虎幾乎就成為所有羅漢的代表。

除了佛教學者或許會記得其他羅漢的原本名號之外

大部分的人一提到羅漢

想得起名號的

恐怕就只是降龍和伏虎。

根據佛教學者考證

最早完整列出十六羅漢名號的是唐代玄奘大師所譯的《大阿羅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住記》

簡稱《法住記》。

中國有關羅漢的傳說大概就在《法住記》流傳以後

才漸見流行。

1 自從佛教傳入中土

佛菩薩造像就已隨之而起

南北朝時期各地石窟、寺院之雕塑、壁畫已十分普遍

直至隋唐時期其勢未衰。

而南北朝末期隋唐之際

文人畫家們以佛道人物名家者

更已紛起有人。

羅漢名號及屬性既經確立

流傳開來

不只成為人們崇拜的對象

更隨即成為藝術家們造形、畫像的題材。

盧楞伽、王維、陶守立、貫休等唐、五代時期的名家

都是畫羅漢的名手。

他們畫的大多是「十六羅漢」。

2 可是不久之後

大約也就在五代、北宋之際

流傳的「十六羅漢圖」

不知怎地卻又變成了「十八羅漢圖」。

蘇軾的<十八大阿羅漢頌>一文可能就是記錄有關「十八羅漢圖」的最早文字。

3蘇軾在該文未提十八羅漢名號

稍後在另一篇文章<自海南歸過清遠峽寶林寺敬贊禪月所畫十八大阿羅漢>中

才記下十八羅漢名字。

4其中十六羅漢全同《法住記》。

5多出來的兩位

蘇軾說第十七位是「慶友尊者」

第十八位是「賓頭盧尊者」

然而第十七位其實是《法住記》的作者。

而第十八位賓頭盧則是第一位的重覆。

這也就是說「十八羅漢」這一名數完全是後來衍生出來的

至於會衍生成「十八」而不是其他「成數」的原因

已難確知。

是否因為某一名師構圖上之需要

影響所致

或者因為傳統中國以「十八」為常見之神祕整數有關

現在都只能推測。

然而就是大約從此以後

畫家圖寫題材除十六羅漢外

另外常見的便是新出的十八羅漢。

6 然而由於「十八羅漢」原非印傳佛教所既有

這衍生出來的兩尊該是誰

便成了一個問題。

蘇軾所說的「慶友」和「賓頭盧」已被指出有所矛盾

若硬要多這兩尊

便只好再尋其他

有的以為應當是「迦葉尊者」和「軍徒缽嘆尊者」。

7有的則畫上布袋和尚或另一漢地僧人形相以充十八之數。

8如果十八羅漢被認為已是佛教傳承名相之一

再這樣一直紛擾下去

不能定出誰是這最後兩尊

其實並不太好。

奉佛而又喜好歷朝畫作的乾隆皇帝

在審閱所集羅漢名畫之餘

免不了也要面對這個問題。

他在徵詢當時的章嘉活佛之後

就御筆寫定

說第十七尊羅漢是大迦葉尊者

也就是降龍羅漢;第十八尊羅漢則是彌勒尊者

也就是伏虎羅漢。

9從此以後

十八羅漢的組合中而有降龍、伏虎

似乎就這樣有了官方確認的版本。

對這一現象

佛教研究者白化文有著總結式的評語:「降龍、伏虎傳說是中國的

起源甚晚

大約在北宋以後。

不過這兩尊像畫起來或塑起來

有龍和虎作為道具和陪襯

容易生動

再加皇帝御定

以後的十八羅漢就以皇帝考證出來的為準了。

」10有龍虎陪襯

藝術造形上容易生動的說法

是可以肯定的。

但是

以為「降龍、伏虎的傳說是中國的

起源甚晚

大約在北宋以後」的說法

卻就可能有些問題。

因為如果只問佛教何時有「降龍羅漢」和「伏虎羅漢」這樣的名相

則起源甚晚之說亦或可通

但即使如此

是否在北宋以後即有也還有爭議。

而如果不拘執於「降龍、伏虎」與「羅漢」名相的結合

而更從「降龍、伏虎」所代表的意涵

溯其源流

便可知道

「降龍、伏虎」其實是跨文化存在的

淵源流長的

是代表超凡能力、克服巨難的英雄表徵。

從泛文化的角度來說

「降龍、伏虎」的意象應當是世界性的

只不過「降龍羅漢」、「伏虎羅漢」這樣的名相則是中國的。

不過雖然說十八羅漢中的最後二位為「降龍與伏虎」

是直到乾隆才給的官方定說

但明白的為羅漢加上「降龍」「伏虎」名號的

卻至少在明代萬曆年間刊行的《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以下簡稱《羅漢傳》)就已存在。

只不過在這部小說體的傳說中

「降龍」「伏虎」羅漢的本尊和乾隆所指的有所不同。

究竟羅漢而具「降龍」「伏虎」之名是否原來就特指某一人

或者通指具有此異能者

以及「降龍」、「伏虎」是否為中國特有之傳統?其可能之文化意涵如何?應當都是可以更為深論的問題。

以下所論

就要從《羅漢傳》中的「降龍」與「伏虎」兩篇故事開始

因為這大概是最早在羅漢身份上冠以「降龍」、「伏虎」名號

並賦之以傳說內容的著作。

二、 《羅漢傳》為萬曆年間楊氏清白堂刊本

明代原刊本僅存於日本內閣文庫

孫楷第30年代訪書日本

首先著錄該書

見《日本東京所見小說書目》及《中國通俗小說書目》。

今該書原本已微卷複製影印

1990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刊行

標點重排本亦同年刊行。

誠如影印本前言所說

該書題名不一

「封面說《羅漢傳》

卷首題《新刻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內封牌記則署《全像十八尊羅漢傳》

並標明十八尊羅漢名為:長眉、伏魔、聰耳、抱膝、捧經、降龍、戲珠、飛錫、杯渡、振鐸、施笠、持履、伏虎、換骨、浣腸、現相、賦花、卻水。

」11可是書中所述

又只有二十三尊羅漢

缺第二十尊。

由書名、篇目之粗疏

已大略可見該書當非精審之作。

書中所記並不是根據佛經所傳十六羅漢等資料敷衍而來

而是根據《五燈會元》、《景德傳燈錄》、《高僧傳》等高僧故事

取材撰作而成。

12孫楷第評論該書:「所述半文半白

殆不足以為小說

僅淺短之記述而已。

」13大致不差。

編者署名「撫臨朱星祚」

生平不可考。

以「小說」藝術的觀點來說

該書真的是頗為「不足」

但若從別的方面

特別是傳說方面的觀點來說

在羅漢傳說中國化的過程中

該書卻可能起著相當重要的功用。

而這個影響作用

又不在於書中如何編出眾羅漢們的故事

而在於編者給每一位羅漢都冠上一個意象鮮明

各具特色的中國式名號。

「降龍」、「伏虎」和「伏魔」一樣

指的都是佛法修為者道行高超

足以降伏外道邪佛一類。

對於一般以神跡顯示或傳說為信仰支撐的大眾來說

如果說羅漢是修行已到除一切煩惱、不再入輪迴的果位

恐怕是有些抽象的。

如果說羅漢道法高超

而有大能

足以收伏邪魔外道或龍、虎等神獸

恐怕才更為具體

更有吸引力

更具說服力的說法。

而在這三者之中

「魔」的概念比起龍、虎二者

還是較不具體的。

而且在中國的傳統中

龍、虎對位並稱的傳統由來已久

相較之下

魔還是外來的、後起的。

喜歡對稱、對比思考的中國人

最後會終於只取降龍、伏虎

而少談伏魔

原因大概也就在此。

從藝術造形來說

降龍、伏虎也比「伏魔」更容易為藝術家喜愛的構思。

早在蘇東坡<十八大阿羅漢頌>記所見五代畫人張氏所畫十八羅漢像中

大概為了畫面的生動

許多羅漢便有或龍吐珠(第七尊)

或虎過前(第十三尊)的描述。

其他陪襯的奇禽異獸

尚有白猴、獅子、大蟒、鶴等。

有此陪襯

畫面自然更為生動

人物相對也更易見特性。

論者早已提到

十八羅漢的成形

特別是降龍、伏虎羅漢

受藝術家構形造思的影響有關。

蘇東坡的記述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好的證明。

畫家當時如此構思

當然為了圖畫造形更為生動

且讓形質本來相近的羅漢們

因此而可見各別分殊。

此外

是否還有其他命意

如以佛法感悟、開示或降伏異類等意涵

已不可知。

14蘇東坡的頌辭

有些部分是稍為表示為異類開示啟悟

以解其苦之意

但卻無以法力使之降伏一類的意涵。

15當然也就還沒有所謂的「降龍」、「伏虎」羅漢這樣的名號。

「降龍羅漢」「伏虎羅漢」名號的確定

還是應當從《羅漢傳》開始。

三、 由於本文重點只在「降龍羅漢、伏虎羅漢」

因此書中其他各尊羅漢的事

暫且擱下

所論就以這兩尊羅漢為主。

當然

在討論之中

自然也會談到《羅漢傳》的某些特質。

《羅漢傳》所記故事與佛經所載十六羅漢或其他各組羅漢事跡不大相干

而是由《五燈會元》等高僧傳記、傳說併湊而成

已如標點本及影印本前言所說。

而其併湊

有時還未免有些荒誕。

例如書中「降龍羅漢」的故事

即從《五燈會元》中及《景德傳燈錄》中十三祖「迦毗摩羅尊者」事跡改纂擴大而成。

故事中說「降龍羅漢」乃「迦毗摩羅尊者」

而所謂的「降龍」情節

指的是尊者收伏一個也在聚徒說法的「大樹龍王」

這個龍王自恃尊貴

有驕慢心

心中存念以為尊者不足與議論

尊者卻對龍王說:「你雖不說

但你的心念我都已知道。

」於是開導龍王

龍王終於悔悟

得了證悟。

這就是「降龍」的主要情節。

但是在《五燈會元》和《景德傳燈錄》中相應於龍王的這一部分

原來卻是「大樹蔭覆五百大龍

其樹王名龍樹」。

「龍樹」變成了「大樹龍王」

成了「降龍羅漢」降伏的對象

在此

《羅漢傳》的編者未免「望文生義」得過分些。

就這一點來說

重要的問題恐怕已不是內容情節如何生發編排

而是應當看到編者何以一定要寫這麼一個「降龍」。

以常理推斷

這只是反映編者心目中早已存有「降龍羅漢和伏虎羅漢」這樣的印記。

他認為羅漢中應當有這兩個

而在舊有的傳說中

他大概一時找不到一個可以切合「降龍羅漢」的故事

所以把收伏「龍樹」的傳說

就拿來當作「降伏龍王」的故事。

降龍、伏虎早已是佛教傳說中的常見話頭

編者心目中也隨時存著「降龍、伏虎」的意象

在<降龍羅漢>本篇的開始

有一段文字云:「其山峻聳

四時鳥語花香;其室清幽

八節雲屏霧障。

幾多和尚在此講經伏虎

幾多和尚在此設法降龍。

」即可為證。

「伏虎羅漢」的故事

則寫一位「雖偏於老氏

心實向乎儒宗。

故遇臣子則講明忠孝之道

而又援古人以為證驗

遇昆朋則講明悌友之道

而又稽往牒以為師資。

禪師真墨名儒行

老氏而姬公者也。

有時推墨以附儒

又恐墨道攙入於儒

有時援儒以入墨

又恐儒術混同於墨

身介于儒釋之中

欲解脫為佛

又欲羽翼乎儒者也。

」這樣的一個人

後來像釋迦牟尼一樣

因出外見死人無人埋殯

大為感慨

經高人點化

開始求佛。

而在求法之時

頗得神通

以法力收服群盜及老虎。

老虎歸依之後

為之受戒

後來老虎聽經脫化。

這便是「伏虎羅漢」之「伏虎」行跡。

後來這位尊者又為國家宰相

大行仁政

終於受禪為國王。

這樣一篇不大講佛理

也不大有禪味的故事

大概是《羅漢傳》編者所自編。

而不論故事內容如何

也不論編者手法之高下

本篇故事的重要意義就和<降龍羅漢>篇一樣

大概就是最早提出「伏虎羅漢」這一名號

並試圖賦予羅漢一個生平內容的作品。

作者應當是心理早已存在「伏虎羅漢」這一個名相

然後再想法為他編造一個稍為可以相配的故事。

因為這樣的「伏虎」故事明顯的不是從什麼佛教經傳的傳統中來。

由《羅漢傳》中的降龍與伏虎兩尊羅漢故事的捏合勉強

也可證明在此之前是不存在這樣的名號

也沒有這樣的傳說事跡的。

而由此也可見編者對佛教意理是不甚深入

對佛傳事跡也不甚熟悉的。

但是由印度傳來的羅漢

原本就只是一些不具親切性的譯音名號

而且又大都沒什麼有趣的行誼或傳說

可是在位階上羅漢又是比佛菩薩更接近凡人的果位

對人們來說應當是更為親近的。

然而如果羅漢們就只是一些讓人感到隔閡的譯名

和太過玄祕的事跡

一般大眾就會覺得生疏

無所談論。

而要成為談資就必定要有可談的事跡

和形像具體而又親切的名號。

在這種情況下

中國化、世俗故事化就是一個自然會發展出來的趨向。

而「降龍、伏虎」等名號和相應事跡

漸漸的就會發展成形。

整體來說

《羅漢傳》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

然而或許因為《羅漢傳》寫得不很成功

影響不大

所以該書出版之後

「降龍羅漢與伏虎羅漢」的名號和事跡並未就此定型。

十八羅漢中的十七、十八兩位羅漢

也直到乾隆時期才被指定為是「降龍與伏虎」。

雖然如此

但是羅漢之中而終於會有「降龍、伏虎」而且成為名號最響的兩位

其實是因為「降龍與伏虎」早已是世界各地英雄傳說的共同標幟

在中國方面

也早在羅漢來到之前

人們心目中的英雄就應當是會能「降龍與伏虎」的。

只不過單這「降龍與伏虎」本身

在不同情境下就有各自不同的意涵。

例如「龍」這個字之所指

自古以來就常具有神祕或神化的意涵

而不只是一種動物。

但有時卻又是如豢龍氏傳說一樣指一種似乎可養可殺的動物。

16而後來印度的龍傳進中國之後

更有龍天、龍宮、龍王及龍王家屬等觀念

一方面更貼近人性

一方面卻更加的神化複雜。

而也就是佛教傳進中土之後

「降龍」的故事才在中國流傳開來

而且多半說的就是佛法修行者們的「降龍」故事。

然而

佛法傳進來之前

人們說人勇武

也是傳講「降龍與伏虎」故事的

只不過

當時所講的不是龍或說不是神化了的龍

而是另一種類龍的動物──蛟。

而且

佛法講的降、伏

或者基於不殺生的信仰

或者基於佛法度眾生

不分六道品類之意

通常是以神通收服

或以佛法感悟

使「龍、虎」等兇猛異類

亦皆降伏歸依之意。

而在不屬佛法的傳說中

這個「降、伏」就可能是驅除、消滅之意。

在這些相較之下屬於世俗英雄的故事中

蛟(龍)、虎

代表的是為害於人間、為人所畏懼

應當被驅除的兇殘野獸或力量

而不是可以被馴服或感化的異類。

蛟(龍)藏水中

虎盤踞山林

人們不意之中與之相遇

隨時可能遭受吞吃殘害。

中國古時多虎

虎之為人所懼

進而為人所尊

其來有自。

而水中之害

則不外鱷魚一類(或巨蛇之屬)

這一類在古代通常就稱作蛟。

17所以在中國古代見證英雄的事跡

常常就是「斬蛟」「除虎」。

龍因為是神聖的

超自然的

不在世俗英雄所「降」或「殺」之列。

四、 雖然自古以來

「龍」「虎」就常對稱並列而存在

明清以下提到「降龍」常兼帶「伏虎」也屬正常

但古人說英雄事

不論是反映現實的「斬蛟除虎」或事涉神祕的「降龍、伏虎」

卻並不都是兩事並舉的。

古來文獻常見的是單舉其一的例子

茲各引數例

以為說明。

屠蛟英雄的事例

如《呂氏春秋》<知分>篇所載「荊佽非」: 荊有佽非者

得寶劍于干遂

還反涉江

至於中流

有兩蛟夾繞其船

佽非謂舟人曰:「子嘗見兩蛟繞船能兩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見也。

」佽非攘臂袪衣拔寶劍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

棄劍以全己

余奚愛焉!

」於是卦江刺蛟

殺之而復上船。

舟中人皆得活。

18 此外

有名的為《韓詩外傳》殺蛟英雄「菑邱訢」殺「三蛟一龍」的故事

19以及《博物志》所載「澹台子羽」的斬蛟事跡。

20這三位殺蛟英雄的事跡

後來一再被稱引

以為勇武之表率

於是乎而「斬蛟」成為見證英雄的一個重要代表性母題。

21 以上諸例雖然所記為接近上古之傳說

流傳既久

免不了有部分神祕氣息

但大致上說來

他們都是現實世間的英雄。

後來宗教上的仙道傳說也談斬蛟。

宗教傳說當然會有更多的神祕氣氛

斬蛟的英雄首先就被神格化

或神聖化;相對的被斬的蛟就被妖怪化。

許真君斬蛟的神異故事

就是其中的代表。

22這時候的蛟已不是普通的水中猛獸

而是具神變之能的「妖物」。

「英雄斬蛟」因此就成了「神仙除妖」。

然而

不論如何

基本架構卻還是一樣的。

斬蛟之外

古人也常用殺虎以見證英雄之不凡。

子路在孔門弟子以勇著稱

後來便被傳說成敢於徒手搏虎

《殷芸小說》引述其事雖意在嘲諷

但以「搏殺猛虎」為勇士之表徵

卻是明顯的。

23而《史記》<陳軫列傳>所載「卞莊子刺虎」

事雖近寓言

但以敢於「刺虎」見證英雄行誼

也是同理。

24 歷來各種敘事文學

不論史傳、傳說或小說

所寫殺虎英雄

最有名的當屬《水滸傳》中的武松。

小說中有關他徒手搏虎的敘述

令人印象深刻。

同書中也寫李逵殺虎

雖然仍見勇莽

卻就不如武松搏虎之「虎虎生風」。

其他各種史誌、筆記等記各地勇士搏虎事跡頗多

以其性質及意義大多相同

茲不再例舉。

五、 雖然古來常見單舉「斬蛟」或「殺虎」一項

以見英雄勇武無懼者

但也並不都是如此。

二事並稱者也不少見。

《說苑》「勇士孟賁水行不避蛟龍

陸行不避虎狼。

」25雖不云「殺」或「除」

但以不避蛟與虎

已見勇士不畏之氣慨

則似乎已成習慣之套語。

《西京雜記》記鞠道龍說古代東海黃公能用術法制蛇御虎。

26其中說的雖是蛇與虎

而不是蛟與虎

但以水陸二凶為對比卻是相類用法。

其中最有名的當然就是周處除三害的故事。

《世說新語》<自新>篇所載云: 周處少年時

凶強俠氣

為鄉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

山中有邅跡虎

並皆暴犯百性;義興人謂為「三橫」

而處尤劇。

或說處殺虎斬蛟

實冀「三橫」唯餘其一。

而處即刺殺虎

又入水擊蛟。

蛟或浮或沒

行數十里

處與之俱

經三日三夜

鄉里皆謂已死

更相慶

處竟殺蛟而出。

聞里人相慶

始知為人情所患

有自改意。

27 按此一故事雖然《晉書》<周處傳>也見記載

但其為小說家言

而非歷史事實

前賢已有考證。

28這種以某人與虎蛟同列三害的說法

當然是比喻

而以同一人而除虎、蛟

並改過自新為「除三害」

則更是寓言故事。

而由此可見

殺虎斬蛟以為勇士之徵

已由習慣套語

進而為寓意象徵。

這樣的說法

轉變成神異小說

便成為明代《飛劍記》中第四回<洞賓得遁天劍法

飛仙劍斬蛟殺虎>的內容。

這時的呂洞賓已得神通

所斬之蛟也已成精。

情節類似前引的許真君斬蛟

不過多了一個斬白額虎的情節以為對襯。

29同樣的為見修道人神通

《東遊記》中則將斬蛟精與殺虎分屬呂洞賓與鍾離權二人。

30 不論寫實抑神話

或者但為寓意

斬蛟殺虎之為勇士英雄之象徵

長久以來已為定型常套

所以通俗小說即使不直接敘述殺虎除蛟

但為強調勇武

也常以「斬蛟殺虎」為形容套語

如《封神榜》第三回「這一個蓬萊島中斬蛟龍

那一個萬仞山前誅猛虎」

第五回「上山虎伏地塵埃

下海蛟龍行跪接」。

31《大唐秦王詞話》第二十三回「絕過子路搏梟虎

尤勝澹台斬怪蛟」。

32而這一個對仗式的套語

發展出來的結果就是直到如今廣播說書人仍常掛在口頭的

用以形容好漢勇猛的:「拳打南山猛虎

腳踢北海蛟龍」。

「斬蛟殺虎」英雄事

當然就是羅漢而終於會有「降龍、伏虎」的一個根源

然而必須說清楚的就是這也只是根源之一

而不是全部。

真正的背景源流不這麼簡單。

至少

在佛教傳入漢語文化圈之前

古文獻談英雄常見的是「斬蛟、殺虎」一類

而不見「降龍、殺虎」一類的。

在較廣義、較含混的龍的定義範疇裡

雖然有時也包含蛟

或稱蛟龍

但單獨稱龍的

如前所說

在古代雖然也有把龍當動物一般來養的「豢龍氏」傳說

但大致說來單獨提到「龍」字的

總是帶著神聖性或神祕性的為多

是超越於世俗或自然而存在的。

較典型的如《易經》<乾>卦的「潛龍勿用」、「見龍在田」、「飛龍在天」、「亢龍有悔」一類用語。

33或如《說文》的說龍:「鱗蟲之長

能幽能明

能細能巨

能短能長

春分而登天

秋分而潛淵。

」34另外

也有類似黃帝乘龍升天一類的說法

表面上似乎是「龍服役於人」

似乎略有人能「降龍」之意。

其實不然

帶引人昇天的龍代表的是「神使」的觀念。

35這種觀念和古代人死之後

靈魂會由神禽異獸帶引昇天的觀念是很有相關的。

36其中的龍

絕不是被人馴服、或降服的。

雖然後來神仙說更加發揚

得道者乘坐包括龍在內的奇禽異獸升天的故事漸多

而神仙以龍等神獸為座騎的說法也大為盛行

其中也或有奇獸本不馴

為神仙收服的傳說

但大致說來

這都已經是佛教傳進來之後

各教互相張皇、互相刺激影響的結果。

較為早期的觀念

龍等奇禽異獸引人昇天

表現的都還是如薩滿信仰一樣

以之為守護、幫助之靈的觀念。

37即使後來有的成為神仙座騎

那些傳說所顯示的龍等異獸

重點也還是「神使」的觀念

重點不在如何被降服。

在古代也不只單獨出現的「龍」才帶著神聖與神祕性的

「龍、虎」並稱的時候

也常會表現神聖與神祕性。

這一現象在很早的時候就已存在。

同樣的見於《易經》的就是「雲從龍

風從虎。

」38而與五行配對

成為天象表徵的則為四象

其中分別代表東、西方位的為「青龍」與「白虎」

也早已成為傳統。

39後來練丹練氣者「龍」「虎」並列

以代表神祕力量或元素

更是構成此種術法之為神祕的一個要素。

40 這種情況中的龍或虎

和現實世界中的蛟和虎

當然已大為不同。

因為這時的龍、虎已成了超現實的存在

成為象徵許多不同意涵的神祕「術語」。

這種龍與虎

當然就不會是人力可以斬除消滅的。

特別是龍。

「龍」的概念在發展到定型的時候

就已經不是指現實世界中存在的任何動物

因此

早期的中國文化圈中

龍從來就不是人可殺可除

可以降伏的對象。

龍而可以降伏

而且終於和伏虎成為一個對稱而又統一的概念

是佛教傳進來以後的事。

原來由現實反映而生發的就只是「斬蛟、殺虎」。

佛教傳進來以後

有關龍的概念

漸漸形成中、印融合的現象

41而主要表現佛教思想的「降龍、伏虎」自然也和華夏原來的「斬蛟、除虎」稍有區隔。

這時的龍與虎當然也指凶猛可畏之物

但這可畏可怖之物卻已不專指與人為對立的外在猛獸

同時也指向人的自身內在

特別指人心邪惡、陰暗一面的力量。

所以降龍、伏虎也就不再只是指人有勇武、智計

可以殺死龍虎猛獸之類

而更有佛道修行者收伏或度化外道邪魔

或者降伏自身障孽之意。

而這也就是宗教故事和一般故事有別之處。

六、 佛教修習的目的

不在求獲神通

但佛教宣教和其他宗教一樣

每每藉助神通事跡以為得法者不凡之見證。

而佛教以為眾生皆有佛性

所以可以為龍眾講經說法。

為護持眾生

對那些為惡之徒

亦當要有辦法加以收伏。

龍有神通能興雲作霧

因此惡龍便不只是龍而已

更成為妨礙佛法與為害眾生的惡徒象徵。

佛經中《降龍經》講目連以神通力與兩龍鬥法

終降伏惡龍

令其悔悟

便是此類。

42而目連與惡龍鬥法

雖甚凶猛

最終只是令其降伏

而非斬殺

也正符合佛門但求開化度脫而不殺生的旨意。

後來中土佛教的降龍、伏虎故事

便大都如此。

而雖然印度傳來佛經也把獅子、虎、狼、毒蛇等同列為可畏怖之物。

43但為示佛法修行者之勇猛精進與無畏精神

卻少見說伏獅、伏狼、或伏虎的。

以較具象徵意義的來說

最常見的就是降伏外道邪魔

其次便是降龍。

而具體指向制伏世間凶禽猛獸的則是降伏大象。

這大概因為印度多象

而且與人常相接觸

若大象而發狂若醉

更是嚇人。

因此

佛經常舉以為例的就是降象

特別是降伏醉象。

44這也就是說

降龍伏虎後來在中華文化圈中

雖已若為對應並存之二位一體

但在印度傳來的早期佛教經文中

卻是降龍或降象

而且常是各自獨立存在的故事。

而中土佛教講述勇猛無畏的

則不講降伏醉象

而是講伏虎。

這一方面當然是因為中土長期以來大地已少象跡

所以稱引較具現實存在的象之形容

無從依附;一方面更因為斬蛟除虎的傳說在傳統文化中已然深入民心

產生了一定的作用。

世俗的「斬蛟、除虎」很自然的融合佛教原來的除魔與降龍、伏象等意象

就形成了中土佛教的「降龍」與「伏虎」的觀念。

如前所說

歷代高僧傳中

說高僧行誼

不少是感化異類的故事。

使「畜牲」異類去其野性

馴化如善

聆受教化

不只表示這些異類與人同

皆有佛性而已

更表示此高僧之神通能震懾、感化這些眾生。

這類故事當中較多的也較具代表性的當然就是「伏虎」與「降龍」。

也就因此

而歷代高僧或民間信仰中之佛教人物

而稱「降龍大師」「伏虎禪師」者

便代有其人

45這也就是說

即使「降龍羅漢」「伏虎羅漢」之名仍然未定

但「大師」「禪師」與「羅漢」

在民間佛教的觀念中

相隔恐怕只在一間而已。

羅漢信仰在中土文化圈若要廣為流傳

「降龍」、「伏虎」二尊羅漢自然會應時而現。

七、 雖然佛教源於印度

而傳至中土之後

也已形成具中華特色之佛教

而有「降龍、伏虎」羅漢傳說

但在探其淵源流變之餘

若要更為深論此種以「降伏異類猛獸」見證英雄行誼之意涵

卻就不能只限佛教與中華之傳統

而應當更以其他地區之傳統相互應證。

因為以屠龍、鬥獅、殺虎等行為見證英雄事業或成就的

早已是世界共同的「語言」。

從上古神話到宗教傳說、中古時期英雄傳奇

以至民間故事

無處不見以屠龍一類事跡指稱英雄者。

民間故事(Folktale)類型索引的編者

早把「屠龍者」(Dragon-slayer)定為一個代表性的類型。

46 由於屠龍故事的龍只是一個代表性的說法(而且西洋的dragon也並不完全等於中國的龍)

它可以是獅、虎、狼、蛇等各種人所畏懼的猛獸毒物

也可以是魔鬼、妖怪、巨人等其它象徵與正義對立的邪惡力量

所以落實到現實世界的故事

可能指的是有勢力的「惡人」。

47 這一種現象及相關的意涵不只適用於中華傳統

也早就見證於西洋文化。

48以世界最古老的史詩或故事著稱的《吉爾伽美什》(Gilgameth)

主角「吉爾伽美什」鬥殺杉林妖怪芬巴巴(Humbaba)的故事大概就屬英雄屠龍的最早記載之一。

49其後有名的便是希臘神話中諸多神國英雄的「屠龍」故事。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赫剌克勒斯(Heracles)

為了故鄉人們的安居樂業

他先殺了危害牛羊的獅子

娶了國王的女兒為妻。

後來又幫助神祇殺死巨人們。

接著又去殺死「不能為人間武器所傷」的獅子

以及「有一個頭是殺不死的」九頭蛇怪。

可以說

足以證明這個大力英雄神力的

就是殺死各種難以殺死的怪物。

50另外

珀耳修斯(Perseus)的殺死戈耳工(Gorgons)女妖

特別是墨杜薩(Medusa)

這個女妖的頭髮都是毒蛇

人若是被她的眼睛看到

就會變成石頭。

51以及柏勒洛豐(Bellerophon)的殺死巨人與巨蛇合體所生的怪物

這怪物前肢是獅子

後肢是巨龍

中間是山羊

口中噴熱火。

52都是有名的屠龍神話英雄。

在基督教傳說中

見於《聖經舊約》<士師記>中的屠獅參孫(Samson)

也可算是此中英雄。

53而最具代表性的則是聖喬治(St. George)的屠龍傳說。

他不只是被當作婦女的保護神

也是許多城邦的守護神。

54十字軍東征前後

聖喬治更是廣泛被崇拜為對抗異教徒的戰士守護神。

55 此後傳奇史詩中的英雄如史詩《貝奧武甫》(Beowulf)中主角貝奧武甫力戰火龍

56以及《尼布龍根之歌》(The Nibelungenlied)中的主角西格弗里(Siegfried)殺死毒龍

57都是有名的屠龍故事。

因為以「屠龍」見證英雄行誼

已是一個久遠的敘事傳統

因此

以上所列只是較具代表性的例子

其它例子不再多舉。

至於民間故事(Folk-tale)既有「屠龍者」這一特別類型

故事當然更多。

58例證也不煩再舉。

八、 由上所述

可知屠龍故事

所指其實不只「屠龍」

而有更多內涵。

在中國類型中

反映現實世界的就是「斬蛟」、「殺虎」

投射出超現實的

具宗教象徵意涵的就是「降龍」、「伏虎」。

而不論降龍、伏虎或斬蛟、屠虎

原來所指都不外乎強調無畏的精神與勇武的能力。

但由這類故事在空間分佈的廣泛

及流傳時間的長久而言

故事的內涵應當不會只是停留在無畏與勇敢的指涉而已。

而且相同的母題既出現在神話、傳說

也出現在民間故事

以及英雄小說;既用在現實的層面

也用在宗教的層面。

它可以是殺死令人畏懼的惡獸

也可以是降伏邪魔外道。

因此

以「屠龍」為代表說法的這一母題

或這一類故事

應當有其豐富的隱喻或象徵。

而且這隱喻或象徵也不只涉及宗教信仰的那一類故事

就如周處除三害的故事

也是充滿著寓意象徵意義的。

在這方面

且先藉引西方學者的意見

從兩方面來做說明

一方面是偏向宗教方面的觀點。

由於從古神話到中世紀聖徒傳說

都可見「屠龍」聖跡

學者們認為這類故事的主要原型可上溯至創世紀上帝與混沌

即神與撒旦的對抗。

撒旦常被認為是代表黑暗勢力的蛇(Satan-Serpent)。

59英雄與龍的戰鬥代表的就是正義與邪惡

光明與黑暗兩股勢力的抗爭。

而中世紀以來流行的聖徒屠龍如聖喬治一類的傳說

則更成為基督教徒為護教、傳教而與異教徒或持異端邪說者的抗爭故事。

這時候的龍就是異教徒或異端邪說的象徵。

聖徒以長矛屠龍自中世紀以後

就成為藝術造形上常見的母題。

60 再從文學以及文化、心理方面來看

則或者以為屠龍鬥怪一類

代表的是對英雄的考驗

如果這種事件是發生在英雄的成年期之前

更可以看作是成年儀式中打敗黑暗、由危機中再生的象徵。

61 從另一方面來看

降伏野獸

代表的就是能夠制伏自身的野性

有了自我克制的力量

代表著自我人格的完成。

62有的學者認為巨人、妖怪、野獸都是童年的幻想

是記憶中東西的誇大。

成年禮中英雄象徵性的征服巨人、怪獸

代表的是學會控制自己的幻想

藉此認識到自己的英雄本質。

63 如果說中土傳統的斬蛟殺虎故事

也可以上溯到創世紀之初創造與破壞的二元鬥爭

或許會有點牽強。

而由於古代華夏文化缺乏如基督教一類宗教的傳統

要將代表基督教與異端對抗的聖喬治屠龍

牽合上來

恐怕也難。

即使道教的許真君斬蛟之類

恐怕也還是「神仙除妖」一類的傳統

而不是指向道教與異教鬥爭一類。

但是除開這些不談

以屠殺虎、龍、怪物一類

代表英雄懂得自我控制

人格完成的看法

在中土便可找到相應的例證

而且絕不牽強。

最典型的例證便是周處除三害的故事。

周處除三害並不屬神通一類。

如前所說

考證家已指出

這是寓言性的故事

而不是歷史事實。

因此這三害

虎、蛟惡獸及自己(如惡獸一般的野性)

便是比喻的、象徵的

除三害代表的正是除自身之野性

成為人格完成的人。

其他如傳說中青年的狄青收伏妖龍為座騎的故事

64也似乎可以看到這層象徵意義。

但是

另外的故事

特別是從佛教傳進來以後的降龍或伏虎

卻又不能只從這個觀點來說。

佛教高僧的降龍、伏虎故事

有兩項主要的象徵意義

其一

就是對抗或降伏外道邪魔。

(就這一點來說

倒有點類似基督教的聖徒屠龍故事。

)其二

則是指調伏自身的欲念。

就這方面來說

龍、虎、怪獸等指的就是人心中諸種有害於修行的邪念或雜念。

王維<過香積寺詩>的「薄暮空潭曲

安禪制毒龍」的句子

其中的「制毒龍」指的正是這層意思。

65 九 由以上的綜述

大體可以知道降龍、伏虎的故事

古今中外相當的普遍

而其意涵也大致相通。

其中稍有差別的只是蛟、蛇、獅、虎、象等猛獸或龍、巨人、魔怪等想像中怪物的不同而已。

而在華夏文化中

則是現實中的蛟(有時是蛇)、虎和超現實的龍(有時相對應的虎也變成為超現實的存在)為代表。

由於其流傳久遠

故不論為蛟、虎、或龍、虎

皆已進入象徵體系

前面已說明清楚。

在此可以為其淵源流長提供一個明確的證據。

根據考古發掘

在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發現的六千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墓葬遺址

發現墓主人遺骸的兩側

有白色蚌殼精心擺飾與人身約同等大小的龍與虎。

由於保存完好

形象清楚

那條龍明顯的屬於鱷魚一類。

66前文提到古人所謂蛟

大概就是鱷魚一類

在此可以得到一個證明

而由這個古遺址的發現

我們可以確認古人對蛟(鱷)、虎這種可畏之物

由害怕進而敬畏而崇拜的跡象是早已存在的。

由於當時並未有文字

因此遺骸旁邊並列此二獸

是代表祈求守護亡靈

或希望亡靈藉之以昇入天界或另一領域

已難以確知。

但亡者遺體之旁有此二獸

則此二獸已成為象徵之存在是很明顯的。

陸行可怖者虎

水行可畏者蛟

二者常被並列而提

這一形象鮮明的遺跡為此提供了有力的證明。

由此而推

《論語》<述而>篇所記的「子曰:暴虎、馮河

死而無悔者

吾不與也。

必也臨事而懼

好謀而成者也。

」所提的「暴虎、馮河」其中的「馮河」或許也不只是如一向的注釋所言

只是「無舟渡河」之意。

67可能還隱然指向「河中有蛟」一類的意涵。

十、「羅漢」信仰在中國如果要普及

免不了要經過本土化和世俗化的過程。

所謂的本土化和世俗化

就是讓他們具有中國式的名稱或代號

並且以世俗大眾習慣的認知或記認的模式來講述他們的行誼。

而「羅漢」在修行果位上既然比佛、菩薩更與人接近

因此

在中國化的過程中

免不了就要有與人更為接近的氣質。

在這種情況下

「降龍、伏虎」便是最好的名稱。

因為從接近現實的「斬蛟殺虎」到更具象徵的「降龍伏虎」

都已是流傳久遠

深植人心的文化符碼。

從英雄的勇武無畏

到佛徒的降伏外道

以及調伏自身的意念魔障

「降龍伏虎」做為勇猛精進

可以護持眾生

可以引領信徒修行的羅漢的表徵

實在是再好不過的形容代稱。

《二十四尊羅漢得道傳》的「二十四羅漢」雖然因為與十六或十八羅漢的印、中傳統說法不合

而終於沒有成為後來習慣指稱的羅漢成數

但該書以「降龍」、「伏虎」或「長眉」、「勸善」等傳統漢語習慣用語

為羅漢名稱或代號

正是讓「羅漢」中國化的一個重要過程。

因為原來十六羅漢的漢譯名號

對中國人來說實在很不容易記認

因此

名字本身就不免造成隔閡的疏離感。

如果再加上他們的事跡不具明顯特色

則羅漢對於大多數的信徒來說

便也只能是遙遠又陌生的存在。

因此

在《羅漢傳》將「羅漢」和人們早已熟知的「降龍」、「伏虎」這一符碼結合之後

「羅漢」在一般中國信徒的心目中終於有了更為親切的意涵。

然而

可能由於《羅漢傳》編寫手法不甚高明

故事不甚感人

也可能因此而流傳不廣

所以後來的人談到「降龍、伏虎」羅漢的時候

很少人會提到該書所說的內容。

十八羅漢中的十七、十八尊為降龍與伏虎

雖然是乾隆皇帝時才得到確認

但是將羅漢冠以「降龍」與「伏虎」名號

並賦予行誼事跡的

卻還是在《羅漢傳》就已開始。

至於乾隆皇帝與章嘉活佛當時之會以第十七、十八羅漢為「降龍、伏虎」

是否受到《羅漢傳》的影響

則已難詳考。

但無論如何

羅漢之中而有降龍與伏虎既經確認

流傳開來

在民間信仰中

便幾乎成為眾羅漢的代表

則是不爭的事實。

在藝術上

他們由於人與龍或虎共處並存

不只身分特徵容易指認

構圖造形更容易生動

因此為藝術家所偏好。

而降龍、伏虎所蘊含的傳統

加上羅漢本質與人較為相近的觀念

因此而「降龍伏虎」羅漢更幾乎成為驅除邪惡

帶來吉祥的象徵。

明代隆慶年間刊行的《錢塘湖隱濟顛禪師語錄》以及清初天花藏主人編寫的《濟顛大師醉菩提全傳》

都稱濟公是「紫腳羅漢」轉世。

68由於「紫腳羅漢」除了是「羅漢」之外

沒有特別意涵

因此

清朝中葉以後的《濟公傳》

便說濟公是降龍羅漢轉生

69而後來的民間傳說則又說濟公是伏虎羅漢轉生

70都是這種心理的反映。

因為在民間觀念中的濟公

正是有著佛性

卻又不離人間

為人除邪驅惡的羅漢。

羅漢而要入世

為民除惡

當然得有降龍、伏虎的手段

不論把濟公說成是「降龍」或「伏虎」羅漢

意義都是一樣的。

參考資料 http://www.tl.nthu.edu.tw/wu's full-text essay-5.htm
應該沒有濟公尊者吧!

八家將|吃素|殺生|犯沖|修行|車城福安宮|北港朝天宮|大甲鎮瀾宮|地藏王|因果|佛經|普賢菩薩|繞境|關聖帝君|土地公|擲茭|太歲|紫竹寺|月老|燒香|文殊菩薩|普庵祖師|媽祖|財神爺|輪迴|走靈山|城隍爺|業障|

伏魔者官方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52609340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az101404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