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摩者

沙彌十戒威儀錄要

沙彌十戒威儀錄要古吳蕅益沙門智旭依律重輯出家受十戒者

名為沙彌。

此翻息慈

謂息世染之情

以慈濟群生也。

又云

初入佛法

多存俗情

故須息惡行慈也。

唐三藏云

室利摩那路迦

此翻勤策男。

寄歸傳云

授十戒已

名室羅末尼

譯為求寂

沙彌二字

古訛略也。

今但約所翻三義釋之

初息慈者

息見思惡

修生緣慈

藏教沙彌。

息見思惡

修法緣慈

通教沙彌。

次第息三惑修三慈

別教沙彌。

一心圓息三惑

圓修三慈

圓教沙彌。

次勤策者

精勤策勵出分段生死

藏通沙彌。

精勤策勵出變易生死

別圓沙彌。

三求寂者

求偏真涅槃

藏通沙彌。

求大般涅槃

別圓沙彌。

又盧舍那翻淨滿

惡無不息故淨

慈無不行故滿。

是沙彌戒

即盧舍那真因也。

又涅槃以不放逸為食

勤策即不放逸義。

是沙彌戒

即大涅槃法食也。

又寂即本覺之理

求即始覺之智

始本合一

名究竟覺。

是沙彌戒

即究竟覺之通衢也。

又惡本性空

慈本性具。

心性本無懈廢

本惟空寂

理即沙彌。

達理受戒

名字沙彌。

圓伏五住

觀行沙彌。

六根清淨

相似沙彌。

惑破理顯

分證沙彌。

盧舍那名淨滿

大般涅槃永離放逸

始覺本覺冥合不二

究竟沙彌。

如大通佛時十六王子

即是沙彌真實標榜。

故《沙彌威儀》云:沙彌五德

一者發心離俗

懷佩道故。

二者毀其形好

應法服故。

三者永割親愛

無適莫故。

四者委棄身形

遵崇道故。

五者志求大乘

為度人故。

《緇門警訓》云:此之五德

出家大要。

五眾齊奉

不惟小眾。

終身行之

不惟初受。

由此觀之

沙彌戒法

統括性修

賅徹因果

豈可視作小乘法耶?受此戒者

大須著眼

大須努力。

不應自輕而退屈

不應捨此而別求也。

藏中《十戒法并威儀》

失譯人名

文多繁複錯誤。

《大比丘三千威儀》

亦失譯名。

南山《行護律儀》

多屬大比丘事。

近世《沙彌成範》

杜撰違律

不可依從

《百丈清規》

元朝世諦住持穿鑿

尤為可恥。

獨雲棲大師《律儀要略》

頗有斟酌

堪逗時機。

而開遮、輕重、懺悔之法

尚未申明。

今不得已

重為輯錄

仍分十戒、威儀兩門

至於授戒之法

事屬大僧

茲不重出。

 

伏摩者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712010181418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az101404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