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政要 (征伐第三十五) 2 續 作者:吳兢
貞觀十六年
太宗謂侍臣曰:「北狄世為寇亂
今延陀倔強
須早為之所。
朕熟思之
惟有二策:選徒十萬
擊而虜之
滌除凶丑
百年無患
此一策也。
若遂其來請
與之為婚媾。
朕為蒼生父母
苟可利之
豈惜一女!
北狄風俗
多由內政
亦既生子
則我外孫
不侵中國
斷可知矣。
以此而言
邊境足得三十年來無事。
舉此二策
何者為先?」司空房玄齡對曰:「遭隋室大亂之後
戶口太半未復
兵凶戰危
聖人所慎
和親之策
實天下幸甚。
」 貞觀十七年
太宗謂侍臣曰:「蓋蘇文弒其主而奪其國政
誠不可忍。
今日國家兵力
取之不難
朕未能即動兵眾
且令契丹、靺鞨攪擾之
何如?」房玄齡對曰:「臣觀古之列國
無不強陵弱
眾暴寡。
今陛下撫養蒼生
將士勇銳
力有餘而不取之
所謂止戈為武者也。
昔漢武帝屢伐匈奴
隋主三征遼左
人貧國敗
實此之由
惟陛下詳察。
」太宗曰:「善!
」 貞觀十八年
太宗以高麗莫離支賊殺其主
殘虐其下
議將討之。
諫議大夫褚遂良進曰:「陛下兵機神算
人莫能知。
昔隋末亂離
克平寇難
及北狄侵邊
西蕃失禮
陛下欲命將擊之
群臣莫不苦諫
惟陛下明略獨斷
卒並誅夷。
今聞陛下將伐高麗
意皆熒惑。
然陛下神武英聲
不比周、隋之主
兵若渡遼
事須克捷
萬一不獲
無以威示遠方
必更發怒
再動兵眾。
若至於此
安危難測。
」太宗然之。
貞觀十九年
太宗將親征高麗
開府儀同三司尉遲敬德奏言:「車駕若自往遼左
皇太子又監國定州
東西二京
府庫所在
雖有鎮守
終是空虛
遼東路遙
恐有玄感之變。
且邊隅小國
不足親勞萬乘。
若克勝
不足為武
倘不勝
翻為所笑。
伏請委之良將
自可應時摧滅。
」太宗雖不從其諫
而識者是之。
禮部尚書江夏王道宗從太宗征高麗
詔道宗與李勣為前鋒
及濟遼水克蓋牟城
逢賊兵大至
軍中僉欲深溝保險
待太宗至
徐進。
道宗議曰:「不可
賊赴急遠來
兵實疲頓
恃眾輕我
一戰可摧。
昔耿弇不以賊遺君父
我既職在前軍
當須清道以待輿駕。
」李勣大然其議。
乃率驍勇數百騎
直沖賊陣
左右出入
勣因合擊
大破之。
太宗至
深加賞勞。
道宗在陣損足
帝親為針灸
賜以御膳。
太宗《帝范》曰:「夫兵甲者
國家凶器也。
土地雖廣
好戰則民凋;中國雖安
忘戰則民殆。
凋非保全之術
殆非擬寇之方
不可以全除
不可以常用。
故農隙講武
習威儀也;三年治兵
辨等列也。
是以勾踐軾蛙
卒成霸業;徐偃棄武
終以喪邦。
何也?越習其威
徐忘其備也。
孔子曰:『以不教民戰
是謂棄之。
』故知弧矢之威
以利天下
此用兵之職也。
」 貞觀二十二年
太宗將重討高麗。
是時
房玄齡寢疾增劇
顧謂諸子曰:「當今天下清謐
鹹得其宜
惟欲東討高麗
主為國害。
吾知而不言
可謂銜恨入地。
」遂上表諫曰: 臣聞兵惡不戢
武貴止戈。
當今聖化所覃
無遠不暨。
上古所不臣者
陛下皆能臣之;所不制者
皆能制之。
詳觀古今
為中國患害
無過突厥。
遂能坐運神策
不下殿堂
大小可汗
相次束手
分典禁衛
執戟行間。
其後延陀鴟張
尋就夷滅
鐵勒慕義
請置州縣
沙漠已北
萬里無塵。
至如高昌叛渙於流沙
吐渾首鼠於積石
偏師薄伐
俱從平蕩。
高麗歷代逋誅
莫能討擊。
陛下責其逆亂
殺主虐人
親總六軍
問罪遼碣。
未經旬日
即拔遼東
前後虜獲
數十萬計
分配諸州
無處不滿。
雪往代之宿恥
掩崤陵之枯骨
比功校德
萬倍前王。
此聖主所自知
微臣安敢備說。
且陛下仁風被於率土
孝德彰於配天。
睹夷狄之將亡
則指期數歲;授將帥之節度
則決機萬里。
屈指而候驛
視景而望書
符應若神
筭無遺策。
擢將於行伍之中
取士於凡庸之末。
遠夷單使
一見不忘;小臣之名
未嘗再問。
箭穿七札
弓貫六鈞。
加以留情墳典
屬意篇什
筆邁鐘、張
詞窮賈、馬。
文鋒既振
則宮徵自諧;輕翰暫飛
則花葩競發。
撫萬姓以慈
遇群臣以禮。
褒秋毫之善
解吞州之網。
逆耳之諫必聽
膚受之訴斯絕。
好生之德
禁障塞於江湖;惡殺之仁
息鼓刀於屠肆。
鳧鶴荷稻粱之惠
犬馬蒙帷蓋之恩。
降尊吮思摩之瘡
登堂臨魏徵之柩。
哭戰亡之卒
則哀動六軍;負填道之薪
則情感天地。
重黔黎之大命
特盡心於庶獄。
臣心識昏憒
豈足論聖功之深遠
談天德之高大哉?陛下兼眾美而有之
靡不備具
微臣深為陛下惜之重之
愛之寶之。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710120607259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