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見猿比古
孔子問禮的典故
我是六下ㄉ喔!這是優關我ㄉ成績喔!請幫幫我請告訴我孔子問禮的典故與原文
周景王24年 魯昭公21年 庚辰(西元前521)〇孔子適周
問禮於老聃 孔子三十一歲時
與魯人南宮敬叔適周
向老子問禮。
老子說:你所說的
已經與人的骨頭腐朽了
只有言論還在。
況且君子得其時則出來做事
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
並告戒孔子要去掉“驕氣與多欲”。
【文獻】《史記•孔子世家》:“魯南宮敬叔言魯君曰:‘請與孔子適周。
’魯君與之一乘車
兩馬
一豎子俱
適周問禮
蓋見老子雲。
辭去
而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
仁人者送人以言。
吾不能富貴
竊仁人之號
送子以言
曰 “聰明深察而近于死者
好議人者也。
博辯廣大危其身者
發人之惡者也。
為人子者毋以有已
為人臣者毋以有已。
”’ 孔子自周反于魯
弟子稍益進焉。
“《史記•老子韓非例傳》:“孔子適周
將問禮於老子。
老子曰:‘子所言者
其與人骨皆已朽矣
獨其言在耳。
且君子得其時則駕
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
吾聞之
良賈深藏若虛
君子盛德
容貌若愚。
去子之驕氣與多欲
態色與淫志
是皆無益於子之身。
吾所以告子
若是而已。
’孔子去
謂弟子曰:‘鳥
吾知其能飛;魚
吾知其能遊;獸
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為罔
遊者可以為綸
飛者可以為矰。
至於龍吾不能知
其乘風雲而上天。
吾今日見老子
其猶龍邪!”《說苑•敬慎》:“孔子之周
觀於太廟右階之前
有金人焉
三緘其口
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戒之哉
戒之哉!
無多言
多言多敗;無多事
多事多患。
安樂必戒
無行所悔。
勿謂何傷
其禍將長。
無謂何害
其禍將大。
無謂何殘
其禍將然。
勿謂莫聞
天妖伺人。
熒熒不滅
炎炎奈何。
涓涓不壅
將成江河。
綿綿不絕
將成網羅。
青青不伐
將尋斧柯。
誠不能慎之
禍之根也。
口是何傷
禍之門也。
強梁者不得其死
好勝者必遇其敵。
盜怨主人
民害其貴。
君子知天下之不可蓋也
故後之下人
使人慕之。
執雌持下
莫能與之爭者。
人皆趣彼
我獨守此。
眾人惑惑
我獨不徙。
內藏我知
不與人論技。
我雖尊高
人莫我害。
夫江河長百穀者
以其卑下也。
天道無親
長與善人。
戒之哉
戒之哉!
’孔子顧謂弟子曰:‘記之
此言雖鄙而中事情。
《詩》曰:“戰戰兢兢
如臨深淵
如臨薄冰。
”行身如此
豈以口遇禍哉!
’”又見《荀子•宥坐》、《淮南子•道應訓》、《說苑•敬慎》、《孔子家語•觀周解》、《孔子家語•正論解》、《孔子家語•三恕》
除《說苑》外
皆作魯桓公廟。
《孔子家語•致思》:“孔子曰:季孫之賜我粟千鍾
而交益親
自南宮敬叔之乘我車也
而道加行。
故道雖貴
必有時而後重
有勢而後行
微夫二子之貺
則丘之道殆將廢矣。
”《呂氏春秋•仲春紀第二•當染》:“孔子學於老聃、孟蘇夔、靖叔。
”《韓詩外傳•卷五》:“哀公問于子夏曰:‘必學然後可以安國保民乎?’子夏曰:‘不學而能安國保民者
未之有也。
’哀公曰:‘然則五帝有師乎?’子夏曰:‘臣聞黃帝學乎大墳
顓頊學乎祿圖
帝嚳學乎赤松子
堯學乎務成子附
舜學乎尹壽
禹學乎西王國
湯學乎貸乎相
文王學乎錫疇子斯
武王學乎太公
周公學乎虢叔
仲尼學乎老聃。
此十一聖人
未遭此師
則功業不能著乎天下
名號不能傳乎後世者也。
’詩曰:‘不愆不忘
率由舊章。
’”又見《新序•雜事第五》
姓名有異。
【考辨】關於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時間
以往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一)在魯昭公七年
孔子十七歲時。
《史記•孔子世家》索隱:“孔子適周
豈訪禮之時
即在十七耶?”另外
邊韶《老子銘》、酈道元《水經注•渭水》均言“孔子年十七問禮於老子。
”近人高亨亦持此說
並舉出《左傳•昭公七年》有日食的記載
以為旁證(見高亨《關於老子的幾個問題》
《社會科學戰線》1979年第1期)。
(二)在魯昭公二十四年
孔子年三十四歲時。
閻若璩《先聖生卒年月考》說:“《曾子問》
孔子曰:‘昔者吾從老聃助葬於巷黨
及堩
日有食之。
’唯昭公二十四年夏五月乙未朔
日有食之
見《春秋》
此即孔子從老聃問禮也。
”此說為今天大多數學者接受。
(三)在定公九年
孔子年五十歲時。
《莊子•天運》有“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
乃南之沛見老聃”的記載
梁玉繩《史記志疑》說:“蓋適周問禮
不知何年。
……此本闕疑之事。
必欲求其年
則《莊子》五十一之說
庶幾近之。
”(四)在魯昭公二十一年
孔子三十一歲以前。
“因為魯昭公二十二年(孔子三十二歲)
周室已發生內亂
打了五年之久
孔子當然不能于周室兩派貴族鬥爭之時去觀光問禮。
而魯昭公二十五年(孔子三十五歲)
魯國也發生內亂
昭公出奔
國內無君
孔子因亂適齊
流亡在外者也有幾年
自無‘魯君與之一車兩馬’之事。
而魯昭公二十六年
周室王子朝已‘奉周之典籍以奔楚’老子也因之免官歸居於陳
孔老自無在周相見之理。
”(詹劍峰《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第31頁)(五)在定公十五年
孔子五十七歲時。
此說為今人黃方剛提出
他據《曾子問》中“日有食之”的記載以及《左傳•定公十五年》有日食的記載
認為:“孔子兩見老子
第一次孔子五十歲
第二次孔子五十七歲。
”(黃方剛《老子年代之考證》
載《古史辮》第四冊)以上分歧源於文獻的不同記載
於是有學者主張
孔子見老子可能不只一次
《世家》、《曾子問》及《莊子》所記載的是不同時間孔子與老子的對話
但以往學者囿于成見
認為孔子與老子只會見過一次
強要把不同資料統一在一起
結果造成混亂。
這種看法無疑是有見地的。
從文獻記錄來看
《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適周問禮”
地點是在周(今河南洛陽);《禮記•曾子問》說“孔子助葬於巷黨”
而巷黨一般認為是魯地;《莊子•天運》說“南之沛”
而沛是宋地(今江蘇沛縣)。
可見
孔子至少在上面三個地方見過老子
《世家》所記只是孔、老會面中的一次
地點是在周
目的是問禮
時間應從詹劍峰之說
為魯昭公二十一年。
另
《世家》記與孔子一同問禮的有南宮敬叔
後人多認為他即孟懿子之子
而南宮敬叔出生于魯昭公十二年
此時僅九歲
他於昭公二十四年方從孔子學禮(詳見“周敬王2年 西元前518年 孟懿子、南宮敬叔學禮于孔子。
孔子三十四歲”條)
故學者對此多有疑問。
但此南宮敬叔未必即是孟懿子之子
有學者就指出“南宮敬叔即南宮滔
字子容者
非孟懿子之子也。
”(蔣伯潛《諸子通考》第51頁)周敬王4年 齊景公32年 楚平王13年 乙酉(西元前516年)〇冬十月
王子朝奉周之典籍以奔楚。
老子失官歸居 王子朝
“景王之長庶子”。
有寵于景王
景王欲立之。
景王去世後
先後與繼位的長子猛、敬王匄爭奪王位
混戰達五年之久。
今年晉國出兵攻周
王子朝出亡時帶走大量周室典籍。
負責掌管王室典籍的老子可能因此受到牽連
不久免官回到自己的家鄉。
【文獻】《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冬十月丙申
王起師於滑。
辛醜
在郊
遂次於屍。
十一月辛酉
晉師克鞏。
召伯盈逐王子朝。
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鐵得、尹氏固、南宮嚚奉周之典籍以奔楚。
陰忌奔莒以叛。
召伯逆王于屍
及劉子、單子盟。
遂軍圉澤
次於隄上。
癸酉
王入于成周。
甲戌
盟于襄宮。
晉師使成公般戌周而還。
十二月癸未
王入于莊宮。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修道德
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
居周之久
見周之衰
乃遂去。
”【考辨】詹劍鋒說:“老子曾做過周朝圖書館之類的職員或館長
後來免職或辭職回家(“周之征藏史
有老聃者
免而歸居”)。
我們在上面曾說到王子朝把周室的典籍帶跑到楚國去了
老子所掌管的典籍想必也被帶走了
老子因此免官
由此得到了充分的證明;而《史記》謂‘老子見周之衰
乃遂去’
也是可信的。
老子既‘免而歸居’
自然是回到南方老家
從《庚桑楚》篇南榮趎南見老子
‘七日七夜
至老子之所’可證。
”(《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第51頁)詹氏所說可取
今從之。
周敬王6年 魯昭公28年 丁亥(西元前514年)〇老子歸居
相傳與孔子討論仁義 老子丟官回到家鄉不久
孔子再一次前去拜訪。
孔子與老子就無為而治還是仁義之治展開了論辯。
孫以楷、甄長松說:“這次辯論的核心問題是:人性究竟是什麼?孔子認為仁義是人的本性
仁義的表現是泛愛無私
但最終的結果還是利己;或者說
以利人開始
換取利己的結局;人與人之間是一種互利關係
這種關係只不過被仁義加以修飾而已。
老聃認為這種做法是矯情之舉
是繞了一個彎子
最終還是回到個人生存問題上來
亦即歸為生養之道;而生養之道最根本的還是自然。
因此
老子認為仁義之說實在是迂闊得很
而自然說則直面人生。
”(《莊子通論》第61~62頁)【文獻】《莊子•天道》:“孔子西[觀]藏書于周室
子路謀曰:‘由聞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
免而歸居
夫子欲[觀]藏書
則試往因焉。
’孔子曰:‘善。
’往見老聃
而老聃不許
於是繙十二經以說。
老聃中其說
曰:‘大謾
願聞其要。
’孔子曰:‘要在仁義。
’老聃曰:‘請問仁義
人之性邪?’孔子曰:‘然。
君子不仁則不成
不義則不生。
仁義
真人之性也
又將奚為矣?’老聃曰:‘請問何謂仁義?’孔子曰:‘中心物愷
兼愛無私
此仁義之情也。
’老聃曰:‘意!
幾乎後言。
夫兼愛
不亦迂乎?無私焉
乃私也。
夫子若欲使天下無失其牧乎?則天地固有常矣
日月固有明矣
星辰固有列矣
禽獸固有群矣
樹木固有立矣。
夫子亦放德而行
循道而趨
已至矣
又何偈偈乎揭仁義
若擊鼓而求亡子焉?意!
夫子亂人之性也。
’”《莊子•天運》:“孔子見老聃而語仁義。
老聃曰:‘夫播糠眯目
則天地四方易位矣;蚊虻囋膚
則通昔不寐矣。
夫仁義憯然乃憒吾心
亂莫大焉。
吾子使天下無失其樸
吾子亦放風而動
總德而立矣
又奚傑傑然揭仁義
若負建鼓而求亡子者邪?夫鵠不日浴而白
烏不日黔而黑。
黑白之樸
不足以為辨;名譽之觀
不足以為廣。
泉涸
魚相與處於陸
相呴以濕
相濡以沫
不若相忘於江湖。
’”【考辨】《天道》篇記子路雲:“由聞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
免而歸居”
可知孔子這次拜訪老子是在老子免官歸居不久
老子免官是在魯昭公二十六年
西元前516年
估計當在本年前後
暫列於此。
這次會面的地點
當在老子的故鄉陳苦縣厲鄉仁裏(今河南省鹿邑)。
周敬王9年 魯昭公31年 庚寅(西元前511年)〇老子在魯
孔子從其助葬 老子在沛居住一段時間後
可能在孔子的邀請下
來到了魯國。
老子在魯期間
孔子曾隨老子助葬。
在送葬的路上遇到日食
老子讓孔子把館柩放在道路右邊
停止哭泣
觀察變化
等日食過後繼續進行。
事後
老子講解了送葬遇日食要停止行進的道理
使孔子受益非淺。
【文獻】《禮記•曾子問》:“曾子問曰:‘葬引至於堩(注:音gèng
道也)日有食之
則有變乎?且不乎?’孔子曰:‘昔者吾從老聃助葬於巷黨
及堩
日有食之。
老聃曰:“丘
止柩就道右
止哭以聽變。
”既明反
而後行。
曰:“禮也。
”反葬而丘問之
曰:“夫柩不可反者也。
日有食之
不知其已之遲數
則豈如行哉?”老聃曰:“諸侯朝天子
見日而行
逮日而舍奠。
大夫使
見日而行
逮日而舍。
夫柩不蚤出
不莫宿
見星而行者
唯罪人與奔父母之喪者乎。
日有食之
安知其不星見也?且君子行禮
不以人之親痁(注:音店diàn
病也)患。
”吾聞諸老聃雲。
’”《禮記•曾子問》:“曾子問曰:‘古者師行
必以遷廟主行乎?’孔子曰:‘……吾聞諸老聃曰“天子崩
國君薨
則祝取群廟之主而藏諸祖廟
禮也。
卒哭成事
而後主各反其廟。
君去其國
大宰取群廟之主以從
禮也。
袷祭于祖
則祝迎四廟之主。
主出廟、入廟
必蹕”。
老聃雲。
’”《禮記•曾子問》:“曾子問曰:‘下殤土周葬於園
遂輿機而往
途邇故也。
今墓遠
則其葬也如之何?’孔子曰:‘吾聞諸老聃曰
昔者史佚有子而死
下殤也
墓遠
召公謂之曰:“何以不棺斂于宮中?”史佚曰:“吾敢乎哉?”召公言于周公。
周公曰:“豈不可!
”史佚行之。
下殤用棺
衣棺
自史佚始也。
’”《禮記•曾子問》:“子夏曰:‘金革之事無辟也者
非歟?’孔子曰:‘吾聞諸老聃曰
昔者魯公伯禽有為為之也。
今以三年之喪從其利者
吾弗知也。
’”【考辨】《曾子問》說“助葬於巷黨”
巷党學者多認為是魯地。
劉汝霖《周秦諸子考》說:“巷党不冠以國
必魯地。
因孔子、曾子皆魯人也。
《子罕》:‘達巷黨人曰’
按康有為讀法
達字聯上章
此章只餘‘巷黨人曰’四字。
由此可知
孔子問禮地在魯國。
”“助葬”的時間
前人多有歧說
從事實判斷
當在老子失官以後
如果老子以征藏史的身份來魯國助葬
則不好理解;另外
“助葬”時有日食。
據《左傳•昭公三十一年》:“十二月辛亥朔
日有食之。
”今年正符合這兩個條件
故列於此。
周敬王19年 魯定公9年 庚子(西元前501年)〇老子居沛
相傳孔子往見之 老子在陳居住一段時間後
因為躲避戰亂
來到了沛。
這時孔子感到自己還沒有真正理解道
便前往沛
向老子請教。
孫以楷、甄長松說:“這個孔子五十一歲所未聞的道不是普通的社會政治之道
而是自然大道。
所以
當老子問孔子是怎樣探求道的時候
孔子回答道:‘求之度數。
’這個‘度數’並非社會制度名數
而是天體運動的度數(所謂‘大曰逝
逝曰遠
遠曰反’之類);孔子又進而回答說‘求之於陰陽’。
度數也是陰陽變化之數
所以求之於度數仍不得
才進而求之於陰陽。
看來
孔子探求天道的路徑並不錯
但是還沒有達到把握天道的程度。
當孔子向老子求問天道的時候
老子告訴說:……道不可獻
不可進
不可告
不可與
必需通過內心領悟
才能真正把握天道
內心不悟
強從外入
那是不可取的。
老子認為必需幫助孔子問天道之後
很快又把話題轉到了仁義問題
指出仁義只是先王住宿過一夜的旅社
並不是永恆的真理;他希望孔子能夠順任自然的變化而不為物欲所滯塞。
”(《莊子通論》第63頁)【文獻】《莊子•天運》:“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
乃南之沛見老聃
老聃曰:‘子來乎!
吾聞子
北方之賢者也。
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
’老子曰:‘子惡乎求之哉?’曰:‘吾求之度數
五年而未得也。
’老子曰:‘子又惡乎求之哉?’曰:‘吾求之於陰陽
十有二年而未得。
’老子曰:‘然。
使道而可獻
則人莫不獻之於其君;使道而可進
則人莫不進之於其親;使道而可以告人
則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與人
則人莫不與其子孫。
然而不可者
無它也
中無主而不止
外無正而不行。
由中出者
不受于外
聖人不出;由外入者
無主于中
聖人不隱。
名
公器也
不可多取。
仁義
先王之蘧廬也
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處
覯而多責。
古之至人
假道於仁
托宿於義
以遊逍遙之虛
食于苟簡之田
立於不貸之圃。
逍遙
無為也;苟簡
易養也;不貸
無出也。
古者謂是采真之遊。
以富為是者
不能讓祿;以顯為是者
不能讓名。
親權者
不能與人柄。
操之則慄
舍之則悲
而一無所鑒
以窺其所不休者
是天之戮民也。
怨、恩、取、與、諫、教、生、殺八者
正之器也
唯循大變無所湮者為能用之。
故曰正者
正也。
其心以為不然者
天門弗開矣。
’”《莊子•知北遊》:“孔子問於老聃曰:‘今日晏閑
敢問至道。
’老聃曰:‘汝齊戒
疏瀹而心
澡雪而精神
掊擊而知。
夫道
窅然難言哉!
將為汝言其崖略。
夫昭昭生於冥冥
有倫生於無形
精神生於道
形本生於精
而萬物以形相生。
故九竅者胎生
八竅者卵生。
其來無跡
其往無崖
無門無房
四達之皇皇也。
邀於此者
四枝強
思慮恂達
耳目聰明。
其用心不勞
其應物無方。
天不得不高
地不得不廣
日月不得不行
萬物不得不昌
此其道與!
”《莊子•天地》:“夫子問于老聃曰:‘有人治道若相放
可不可
然不然。
辨者有言曰:“離堅白若懸宇。
”若是則可謂聖人乎?’老聃曰:‘是胥易技系
勞形怵心者也。
執狸之狗來田
猿狙之便來藉。
丘
予告若
而所不能聞與而所不能言
凡有首有趾無心無耳者眾
有形者與無形無狀而皆存者盡無。
其動止也
其死生也
其廢起也
此又非其所以也。
有治在人
忘乎物
忘乎天
其名為忘己
忘己之人
是之謂入於天。
’”《莊子•天運》:“孔子見老聃歸
三日不談。
弟子問曰:‘夫子見老聃
亦將何規哉?’孔子曰:‘吾乃今於是乎見龍。
龍
合而成體
散而成章
乘乎雲氣而養乎陰陽。
予口張而不能嗋
予又何規老聃哉!
’”《孔子家語•五帝》“季康子問於孔子曰:‘舊聞五帝之名
而不知其實
請問何謂五帝?’孔子曰:‘昔丘也聞諸老聃曰:天有五行
水、火、金、木、土
分時化育
以成萬物
其神謂之五帝。
古之王者
易代而改號
取法五行
五行更王
終始相生
亦象其義
故其生為明王者
死而配五行。
是乙太皞配木
炎帝配火
黃帝配土
少皞配金
顓頊配水。
’”《孔子家語•執轡》:“子夏問於孔子曰:‘商聞易之生人及萬物鳥獸昆蟲
各有奇耦氣分不同
而凡人莫知其情
唯達德者能原其本焉。
天一地二人三
三三為九
九九八十一
一主日
日數十
故人十月而生。
八九七十二
偶以從奇
奇主辰
辰為月
月主馬
故馬十二月而生。
七九六十三
三主鬥
鬥主狗
故狗三月而生。
六九五十四
四主時
時主豕
故豕四月而生。
五九四十五
五為音
音主猿
故猿五月而生。
四九三十六
六主律
律主鹿
故鹿六月而生。
三九二十七
七主星
星主虎
故虎七月而生。
二九一十八
八主風
風主蟲
故蟲八月二生。
其餘各從其類矣。
鳥、魚生於陰而屬於陽
故皆卵生。
魚游于水
鳥游於雲
故立冬則燕雀入海化為蛤。
蠶食而不飲
蟬飲而不食
蜉蝣不飲不食。
萬物之所以不同
介鱗夏食而冬蟄
齕吞者八竅而卵生
齟嚼者九竅而胎生
四足者無羽翼
戴角者無上齒
無角者前齒者膏
無角無後齒者脂
晝生者類父
夜生者類母。
是以至陰主牝
至陽主牡。
敢問其然乎?’孔子曰:‘然。
吾昔聞老聃亦如女之言。
’”【考辨】《莊子•天運》雲:“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
乃南之沛見老聃。
”今年孔子五十一歲
故列於此。
周敬王28年 宋景公25年 魯哀公3年 己酉(西元前492年)〇老子居陳
相傳孔子拜見老子 孔子在陳國時
可能與居住在陳國的老子見過面。
此時孔子對《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六經已經有了深入研究
自以為理解了其中的道理
然而他周遊各國
講解先王的道理
闡揚周公、召公的業績
卻沒有被一個君主所取用。
於是他向老子感歎道:太難了!
是這些人難以說服呢?還是道理難以講明呢?老子則指出《六經》只不過是先王的陳跡
並不是“所以跡”之道;孔子之所以不遇于諸侯
並不是道之不是
而恰恰是因為孔子並沒有得道。
老子再一次向孔子講述了本性不可改變
命不可變更
時間不可止留
道不可閉塞的道理。
【文獻】《莊子•天運》:“孔子謂老聃曰:‘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
自以為久矣
孰知其故矣
以奸者七十二君
論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跡
一君無所鉤用。
甚矣夫
人之難說也!
道之難明邪?’老子曰:‘幸矣
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
夫六經
先王之陳跡也
豈其所以跡哉!
今子之所言
猶跡也。
夫跡
履之所出
而跡豈履哉?夫白鶂之相視
眸子不運而風化;蟲
雄鳴於上風
雌應於下風而風化。
類自為雌雄
故風化。
性不可易
命不可變
時不可止
道不可壅。
苟得於道
無自而不可;失焉者
無自而可。
’孔子不出三月
複見
曰:‘丘得之矣。
烏鵲孺
魚傅沫
細要者化
有弟而兄啼久矣
夫丘不與化為人。
不與化為人
安能化人!
’老子曰:‘可
丘得之矣。
’”《說苑•反質》:“仲尼問老聃曰:‘甚矣
道之於今難行也!
吾比執道
委質以求當世之君
而不我受也
道之於今難行也!
’老子曰:‘夫說者流於聽
言者亂於辭
如此二者
則道不可委也。
’”【考辨】老子失官後一直居住在陳國
所以孔子來陳國時可能拜訪過他。
孫以楷、甄長松說:“孔子這一段話
表明他已遊說很多國君
但不明白為什麼六經先王之道、周召之跡不能被各國君主接受
他只能感歎‘人之難說也!
’這正是孔子遊列國之後即將回魯的心態。
我們說孔子這次會見老子是在西元前486年(魯哀公九年)
就是據此作出的判斷。
”(《莊子通論》
第66頁)孫以楷等認為老子在陳會見孔子
有其可取之處
但認為這次會面是在魯哀公九年
則有誤。
孔子今年來到陳國
一年後離開陳國來到蔡國
此後沒有再來過陳國(參見“周敬王20年 西元前491年 孔子離開陳國
到蔡國”條)
故列于本年。
《莊子》的這一段記載
可能有虛誇成分
故只能作傳說看待。
周敬王39年 魯哀公14年 楚惠王8年 庚申(西元前481年)〇老子出關
著《道德經》上下篇 《道德經》
又名《老子》
春秋末期老子所作。
通行本為三國魏王弼注本
分為八十一章
前三十七章為《道經》
後四十四章為《德經》。
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老子》甲、乙本
《德經》在前
《道經》在後。
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竹簡《老子》
整理者分為甲、乙、丙本
共二千零六十四字
約為今本的五分之二
為現存最早的抄本。
基本保留了老子的思想。
道教奉《道德經》為主要經典
《道藏》中收有各種注疏本五十種。
現存注本有西漢河上公《老子章句》、三國魏王弼《老子注》、明焦竑《老子翼》、清魏源《老子本義》等。
近人校本有高亨《老子正詁》、朱謙之《老子校釋》、馬敘倫《老子核詁》等。
【文獻】《莊子•天下》:“以本為精
以物為粗
以有積為不足
澹然獨與神明居。
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
關尹、老聃聞其風而悅之。
建之以常無有
主之乙太一。
以濡弱謙下為表
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
關尹曰:‘在己無居
形物自著。
其動若水
其靜若鏡
其應若響。
芴乎若亡
寂乎若清。
同焉者和
得焉者失。
未嘗先人而常隨人。
’老聃曰:‘知其雄
守其雌
為天下溪;知其白
守其辱
為天下穀。
’人皆取先
己獨取後。
曰受天下之垢。
人皆取實
己獨取虛。
無藏也故有餘。
其行身也
徐而不費
無為也而笑巧。
人皆求福
己獨曲全。
曰苟免於咎。
以深為根
以約為紀。
曰堅則毀矣
銳則挫矣。
常寬於物
不削於人。
雖未至極
關尹、老聃乎
古之博大真人哉!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居周久之
見周之衰
乃遂去。
至關
關尹喜曰:‘子將隱矣
強為我著書。
’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
言道德之意
五千餘言
而去。
”《漢書•藝文志•諸子略》道家:“《關尹子》九篇。
名喜
為關吏
老子過關
喜去吏而從之。
”【考辨】《老子》一書的成書年代
學術界一直存有爭論。
現代學者的看法主要有三種:一是早出說
認為老子在孔子之前
《老子》一書成書於春秋末年
郭沫若、呂振羽、高亨、張岱年、李學勤等人都持這種見解;二是晚出說
認為《老子》成書于秦漢之間或漢文帝之時
顧頡剛、劉節等人持這種見解;三是早出和晚出之間的戰國說
認為《老子》成書于戰國時期(又存在戰國初期和晚期的差別)
王國維、梁啟超、馮友蘭、侯外廬等人持這種看法(關於《老子》年代的爭論
參閱《古史辨》第四冊)。
七十年代馬王堆帛書《老子》的出土
基本否定了《老子》晚出的看法
證明《老子》是秦代以前的作品。
九十年代郭店竹簡《老子》甲、乙、丙的發現
為《老子》的成書提供重要佐證。
據發掘報告
郭店一號楚墓的年代為西元前四世紀中葉至前三世紀初
為戰國中期偏晚
有學者推定為西元前三○○年左右。
簡本的抄寫應該比此更早
考慮到古籍的流傳有一個過程
《老子》出於春秋老聃的記載基本是可信的。
所以有學者認為“簡本《老子》的發現
進一步證明了《老子》為老子所著
特別是更證實了《老子》一書的早出。
”(王中江《郭店竹簡〈老子〉略說》
《中國哲學》第二十輯)目前學術界的分歧集中在簡本是一個完整的傳本還是一個節本:郭沂認為“簡本是一個完整傳本”
“今本是後人在簡本的基礎上進行改造、重編、增訂而成的。
”今本《老子》的作者是戰國時期的太史儋(《楚簡〈老子〉與老子公案》
《中國哲學》第二十輯)。
但據發掘報告
墓葬在發掘時已數次被盜
竹簡有缺失
簡本《老子》亦不例外
所以多數學者傾向認為簡本並非一個完整的抄本。
李學勤先生則認為“荊門郭店楚簡《老子》可能系關尹一派傳承之本
其中包含了關尹的遺說。
”(《荊門郭店楚簡所見關尹遺說》
《中國文物報》1998年4月8日)老子出關時間不可詳考
因明年老子去世
故列于本年。
周敬王40年 楚惠王9年 衛莊公1年 辛酉(西元前480年)〇老子游于秦
不久去世 老子
春秋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縣)厲鄉曲仁裏人
姓李
名耳
字聃。
道家創始人。
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書的史官)
孔子曾向他問禮。
周衰
西出函谷關
退隱。
著有《老子》。
提出作為萬物根源的“道”
道生於天地之先
處於萬物之外
是一種無形體、無匹敵、無所不在的“虛無”。
宇宙萬物都是由道演化而來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物。
”(《老子•四十二章》)“天下萬物生於有
有生於無。
”(《老子•四十章》)道“獨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是一種客觀的存在。
認為“道法自然”
否認傳統的天命思想
“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芻狗”(《老子•五章》)意識到語言概念和感性經驗的局限性
提出“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老子•一章》)
認為道“視之不見”
“聽之不聞”
是不能被感知。
主張“塞其兌
閉其門”(《老子•五十二章》)
“不行而知
不見而明”(《老子•四十七章》)
排除感性經驗
不用語言概念
通過“致虛極
守靜篤”(《老子•十六章》)的沉思冥想直覺萬物。
甚至認為“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老子•四十八章》)
提出“絕聖棄智”
取消人類的人為
回復到嬰孩般的純真狀態。
認識到事物之間的依存和轉化
“禍兮
福之所依;福兮
禍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反者道之動。
”(《老子•四十八章》)但又主張消解矛盾
最終“複歸於無極”(《老子•二十八章》)
“歸根曰靜。
”(《老子•十六章》)。
抨擊當時的統治者
指出“民之饑
以其上食稅之多”。
主張“無為而治”
認為世間爭亂的根源在於人為和多欲
“民多利器
國家滋昏;人多技巧
奇物滋起;法令滋彰
盜賊多有。
”(《老子•五十七章》)提倡“虛其心
實其腹
弱其志
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老子•三章》)
欲使社會回到“雞犬之聲相聞
民至死不相往來”的“小國寡民”(《老子•八十章》)的狀態。
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後來各種哲學派別都從不同的角度吸取、闡發他的思想。
道教奉之為教主
稱“太上老君”。
歷代統治者又封他“太上玄元皇帝”、“混元上德皇帝”等稱號。
【文獻】《莊子•寓言》:“陽子居南之沛
老聃西游于秦
邀於郊
至於梁而遇老子。
老子中道仰天而歎曰:‘始以汝為可教
今不可也。
’陽子居不答。
至舍
進盥漱巾櫛
脫屨戶外
膝行而前
曰:‘向者弟子欲請夫子
夫子行不間
是以不敢。
今間矣
請問其故。
’老子曰:‘而睢睢盱盱
而誰與居?大白若辱
盛德若不足。
’陽子蹴然變容曰:‘敬聞命矣!
’其往也
舍者迎將其家
公執席
妻執巾櫛
舍者避席
煬者避灶。
其反也
舍者與之爭席矣。
”《莊子•應帝王》:“陽子居見老聃曰:‘有人于此
向疾強梁
物徹疏明
學道不倦。
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老聃曰:‘是于聖人也
胥易技系
勞形怵心者也。
且也虎豹之文來田
猿狙之便來藉。
如是者
可比明王乎?’陽子居蹴然曰:‘敢問明王之治。
’老聃曰:‘明王之治
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
化貨萬物而民弗恃;有莫舉名
使物自喜;立乎不測
而游於無有者也。
’”《莊子•養生主》:“老聃死
秦失吊之
三號而出。
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
’‘然則吊焉若此
可乎?’曰:‘然。
始也吾以為其人也
而今非也。
向吾人而吊焉
有老者哭之
如哭其子;少者哭之
如哭其母。
彼其所以會之
必有不蘄言而言
不蘄哭而哭者。
是遁天倍情
忘其所受
古者謂之遁天之刑。
適來
夫子時也;適去
夫子順也。
安時而處順
哀樂不能入也
古者謂是帝之縣解。
’”【考辨】老子卒年不可詳考
胡適說:“老子死時
不知在於何時。
《莊子•養生主》篇明記老聃之死。
《莊子》這一段文字決非後人所能假造的
可見古人並無老子‘入關仙去’
‘莫知所終’的神話
《史記》中老子活了‘百有六十餘歲’、‘二百餘歲’的話
大概也是後人加入的。
老子即享高夀
至多不過活了90多歲罷了。
”(《中國哲學史大綱》第39頁)今從胡適之說
列于本年。
參考資料
各文獻考辨
孔子曾經向老子請教過歷代禮樂制度方面的問題
這在歷史上是很有名的故事。
不僅見於《史記》等正史記載
也見於老子彩圖(相傳春秋末期)、《老子》帛書殘片(局部)和漢畫像磚。
在洛陽市東關大街北側有一碑樓
據傳那就是孔子入周問禮處。
兩千多年來
孔子的“中庸之道”和“仁、義、禮、智、信”
老子的“虛無清靜
自然無為”
一表一裡
成為中國人的道德標準和修煉方式
極大地維護了社會的穩定和家庭的和諧;又使少數有根基、能修煉的人可以修煉上去。
孔子和老子的學說不僅使中國人受益
而且傳播到日本、朝鮮、東南亞各國及世界各地。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外儒內道”之說。
就是說
一個真正有學問的人表面上是講儒家的一套
骨子裡卻是用道家的一套;在社會上是講孔子的一套
在個人道德的修煉上卻是用老子的一套。
作業還是自己先作
有不懂再問
而不是就直接叫別人作吧
(這樣作業有何意義??)
你還是常讀書就好
研究所|職訓|科學|畢業|老師|作文|經濟|大學|論文|英語|社團|環境|推薦|數學|專題|說明|技術學院|租屋|制服|動作|獎學金|暑修|補習班|住宿|護士|資優|解題|中醫|營隊|報告|
伏見猿比古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5031402712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