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驥伏櫪
曹操-龜雖壽的翻譯
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壯心不已
神龜雖然長壽
始終還有死的時候;騰蛇縱能駕霧升天
終也得死去變成塵土。
然而「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
曹操當時雖已五十三歲
但仍如伏在馬槽的千里馬一樣
志向還在奔馳千里。
這裡的「志在千里」實在可圈可點。
此詩為曹操破烏桓大捷後所作
暗示曹操志不在烏桓
而在千里之外的南方。
觀當時形勢
公元207年
曹操平定烏桓而歸
整個北方和中原大致略定
餘下來的就只有南方的劉表、劉備
和江東的孫權。
故此
曹操「志在千里」可見其統一天下的野心。
而事實上
翌年
即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曹操確曾揮大軍南下
圖一舉收復劉備、孫權。
惜在赤壁中大敗
實操之所料不及。
姑勿論操其後能否平定千里
其雄霸千里的慾望和野心是可以肯定的。
《步出夏門行》全詩應在操征烏桓大勝後才作
操及後即任丞相
位居百官之首
可謂位極人臣。
然而
操當有「志在千里」
是否暗示操已滿足於現狀
當一朝丞相呢?再配合前面「超越九江之皋」的含義
操之野心就真強得嚇人了。
《龜雖壽》的首四句以「神龜」、「騰蛇」喻作長壽齊天
但仍有盡頭
「猶有竟時」。
當時為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距漢初高祖立國已隔四百多年
在中國歷史上也算是長壽強盛的王朝了。
然則
這裡「神龜」、「騰蛇」可另有隱義
暗指漢家王朝呢?此實難以推敲
但當時操已穩操北方
上下歸心
又挾持漢帝
其威勢已絕不在天子之下
操尚且「志在千里」
年屆半百仍「壯心不已」。
如此雄心也當稱得上亂世之梟雄了!
曹操其後在公元210年也曾作《讓縣自明本志令》
但其狂傲自大的本質仍掩飾不了。
「設使國家無有孤
不知幾人稱帝
幾人稱王。
」儘管當時事實亦如此
但操自以帝王相提
其心實在可疑。
不僅如此
操對其妻妾
也言:「顧我萬年之後
汝曹皆當出嫁。
」這裡用上「萬年」
也令人猜疑其對漢帝的忠信。
曹操還曾表示:「若天命在吾
吾為周文王矣。
」此言可見操實有意效法周文王
並將改朝換代的任務交予其子完成。
事實上
自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
曹操已積極部署兒子的繼位。
曹丕被命為五官中郎將
任副丞相
曹植也被封為平原侯
足見操的政治野心不僅在自己身上
還要延續至其子孫。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42802416
曹操墓,曹操傳,曹操歌詞,三國志曹操傳,曹操短歌行,曹操傳攻略,林俊傑曹操,曹操後人,曹操名言,蔣幹打電話給曹操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神龜,烈士暮年,劉備,劉表,曹丕,孫權,周文王
梁啟超|張飛|鄭成功|康熙|溥儀|孔明|隋文帝|施琅|司馬昭|司馬懿|林爽文|李世民|曹操|秦始皇|慈禧太后|鳳雛|哥倫布|劉銘傳|拿破崙|周瑜|希特勒|吳三桂|鄧小平|司馬炎|黃忠|洪秀全|楊堅|乾隆|毛澤東|劉備|孫權|康有為|光緒|武則天|朱元璋|曹植|關羽|雍正|
老驥伏櫪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10102907584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