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伏摩者

基督教教義--素食是神之道(第14集)

馬太福音5-3~5-12:虛心的人有福了

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溫柔的人有福了

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

因為他們必得飽足。

(又來囉 ! 為什麼不說虛心的人或溫柔的人必得飽足呢 ?)憐恤的人有福了

因為他們必蒙憐恤。

清心的人有福了

因為他們必得見神。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

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人若因神之子辱罵、逼迫你們

你們就有福了。

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

在你們以前的先知

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的。

---神之子這段話

直接否定「化身為八哥的假門徒」是有福的。

以耶穌的標準

進天國的條件至少有6個

其中不包含「因信稱義」。

難怪

在馬太福音7-21中

耶穌又向基督教八哥強調了一次

qaz101404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伏摩者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61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61若或心起雜念

即時攝心虔念

雜念即滅。

切不可瞎打妄想

想得神通、得緣法、得名譽

想興寺廟

若有此種念頭

久久必至著魔。

縱令心淨妄伏

亦不可心生歡喜

對人自誇有一分就說有十分

此亦著魔之根。

(三)復明心師書◎念佛之時

必須攝耳諦聽

一字一句

勿令空過

久而久之

身心歸一。

聽之一法

實念佛要法

無論何人

均有利無弊

功德甚深。

不比觀想等法

知法者則得益

不知法者多受損也。

(續)復劉惠民書二◎汝不知淨土宗旨

當依一函遍復所說

生真信

發切願

志誠懇切

念佛名號

勿用觀心念法

當用攝心念法。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

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

得三摩地

斯為第一。

念佛時

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

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

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


qaz101404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伏摩者

呂 祖 文 集 卷 上

序文   小序、谷神子文序、四十四代真師文集序、龍洲居士文集原序本文  伭帝七經品序           西河薩祖救苦經序          文昌帝君玉局心懺後序     江州望江亭自記         枕中記        黃鶴賦      修身訣三段        三字訣悟道詩      百字碑     百句章        行火候      鄂渚悟道歌        秘訣歌直指大丹歌     谷神歌     窑頭坯歌     敲爻歌    勉牛生夏侯生     贈劉方處士    寄白龍洞劉道人    贈喬二郎     題桐柏山黃先生菴門       題四明金鵞寺壁鼎器歌     採金歌     真經歌     仙游歌 呂祖全書文集小序 既刪以後。

何以無詩。

以道學風雅。

分而為二也

古之人能合而一之者。

首推周公。

次則尹吉甫。

今觀七月諸章。

人情物理。

發揮入妙。

吉甫自謂其詩孔碩。

又謂穆如清風。

取崧高烝民讀之良然。

嗣是作者益繁。

王阮亭謂昌黎有英雄語。

太白有仙語。

摩詰有佛語。

此亦後代詩人之不凡矣。

神仙詩多者惟呂祖。

長歌短詠。

天籟自鳴。

皆無意為詩者也。

惟道充於中而不可已。

不覺於吟哦發之。

其機活。

其神全。

不越人情物理之常。

而已盡仙佛英雄之致。

吾謂道學風雅。

不必岐視者。

於呂祖之詩見之。

至今體詩。

間有逸韻者。

昔鄭庠作古音辨。

分古韻六部。

原可通協。

不若沈約之拘。

集中古體雜體詩皆然。

至詩既從今體。

似宜一依今韻。

而神仙作詩。

亦間以古韻行之。

第查明偶出韻者。

註明某句借韻。

或二韻三四韻通用者。

註明幾韻並用。

使後學有所考焉。

其他如指伭篇。

及涵三雜詠今體詩。

俱從此例。

若忠孝誥玉樞經讚。

并諸經頌偈。

有韻之文之協古韻者。

又不必論矣。

 原刊文集序 自古學道而成仙者眾矣。

或飛昇。

或尸假。

乃敻然遂與世隔。

往往起神仙渺茫之誚。

獨純陽真人。

首以開度群迷為誓。

嘗遊戲人間。

顯化不一。

雖三尺童子。

亦知其名而慕其風也。

今觀所著詩歌。

談妙入伭。

無非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焉。

學者果能熟復而交參之。

既知有離宮修定之功。

又知坎府求伭之秘。

則煉己待時。

於寂然不動之中。

自然有感而遂通者在是。

雖凡夫亦可以立躋聖位。

孰謂神仙不可以學得。

而徒有渺茫之誚耶。

予夙慕真宗。

廣求仙訣。

今偶得是集。

不欲秘藏。

願與同志共之。

或者因文解悟。

暗合伭宗。

庶足以副真仙開度群迷之初意云。

                    時太歲丙戌乾道二年書雲日劍津谷神子陳得一序  重刊文集序 真仙之道。

自廣成授軒轅。

而其教遂行於世。

由是代不乏人。

有高舉遠引而隱者。

有行道濟世而顯者。

其隱者世不可得而知。

其顯者出瑞聖世。

化度有緣。

間有發為詞章。

以吟詠道德。

若唐之呂純陽者。

殆顯而濟世者歟。

其所著詩文。

宋乾道間。

延平陳谷神。

已嘗印行。

其板歲久不存。

廣陽張子素氏。

有志於道者也。

恐真仙之事跡。

久或湮泯。

求諸善本。

特壽於梓。

以廣其傳。

葆和堂真士袁公熙真。

太嶽太和山。

伭天玉虛宮提點任公自垣。

力贊其美。

工告成。

請予序其首簡。

予惟真仙之應化。

雖片言隻字。

皆有道以寓其間。

世之學仙者。

茍能因文以求義。

因義以明心。

冥符默會於言語文字之間。

真積力久。

內行純熟。

陰功昭著。

以入乎清淨之境。

則此書豈小補哉。

若徒以記憶為工以資清談。

則非吾所知也。

是為序。

                    永樂二十年正一嗣教清虛沖素光祖演道真人張宇清書。

 龍洲居士文集原序生公心究伭門。

愛讀純陽呂公集。

喜其正斷十試九難諸魔。

咸築基鍊己。

根極微妙。

奪天巧以成能。

至於陰陽坎離鉛汞升墬之說。

以八卦運十二時。

而其要在艮。

以三田亙相反復。

而其要在泥九。

皆至理存焉。

余每行。

必手攜此卷以玩。

顧塵心難滅。

學而未能者久之。

頃過邯鄲道中。

見呂公祠入謁。

慨然想慕。

因得所刻枕中記三復之。

知盧生炊黍就枕之夢。

與純陽黃粱未熟之夢相似。

鍾離之授呂。

呂之授盧一也。

寵辱窮通得喪死生之理。

盡於是者。

有能超然了悟。

三乘九轉易易矣。

余謂是記當附於集末。

邯鄲楊尹。

治邑有聲。

請鋟諸梓。

因敘其畧。

與修命修性。

志於伭學者共之。

         嘉靖戊午歲夏五月朔旦蓬萊山北龍洲處士書於金臺寓舍   呂祖文集  上伭帝七品經序臣嵓。

恭遇元始天主。

慈憫濁世苦惱。

勅允卑員。

演經度刦。

蒙頒天懺。

芸香珥筆。

抉金簡瑤函之秘。

發洞微明宸之奧。

開臣等臆障。

釋多生積愆。

下及塵寰。

法雨溥潤。

日月所照。

風雷所至。

一切含靈。

無不被澤。

援拯萬世苦海。

無等無倫。

誠寶典也。

臣靈一粟之瑩光。

歷多生之幻○。

仰精大道。

得出輪迴。

始還丹於閬苑。

繼備員於玉清。

慙伭功之難極。

愧行力之未充。

矢志普度。

籲請玉宸。

勅龍沙顯跡。

闡八品驚世之文於金陵。

復叩金闕。

允演度刦之章於鄂渚。

欲願人人體行。

日日進善。

是臣心矣。

實所願也。

無如季世愚盲。

多染慾障。

難捐結習。

有舌架慈航。

心運劍戟者。

有澤惠及於昆蟲。

而忠孝疎於君親者。

有輕施好濟。

而虧心於暗室者。

犯金科玉律而罔顧。

聞地府天曹而不畏。

萬罪千條。

罹成重刦。

水火旱蝗。

兵疫疊收。

南贍為最。

仁威惻怛。

表奏九重。

允演七品靈章。

重宣化導。

經旨幽邃。

闡明生化升降出入妙理。

慈悲廣大。

指示順逆。

善惡禍福。

報應昭彰。

至於虙○威力。

念佛功德。

裕國壽民。

無踰斯典。

復蒙發天懺。

括諸經之髓。

曠刦難逢。

宣列聖之功。

焚頂莫酬。

惟期娑婆世界。

人人信受。

戶戶傳誦。

俾靈風溥播。

仁威博濟之誠。

梓潼代演之功。

永不朽矣。

臣亦願彰聖諦。

援引羣氓。

謹序。

     西河薩祖元陽大帝救苦經序 代天說法。

憫一切眾生。

不明本來。

不知覺路。

如行大荒之中。

及至半途。

後路忽陷。

惟有向前而已。

當前又有銅牆鐵壁。

無可著腳處。

欲向左行。

深塹萬丈。

若於右行。

懸澗千尋。

苟若於此。

一失足跟。

悔之無及。

何以說。

欲障易化。

理障難除。

非明明現現。

認賊做子。

則死木槁灰。

無想為真。

一謂弄虛靈。

一謂斷種性。

豈非一左一右。

喪身之地。

須欲仍放本輝。

念茲在茲。

一破疑團。

自現覺體。

自然意入無意。

意意不意。

情歸不情。

情無所情。

不見不聞。

無聲無臭。

若至於此。

仍莫認者。

一著總非。

百無一是。

所謂望道而未之見。

真尚不著。

何況幻妄。

覺尚不著。

何況虛假。

所以此中境界。

非色非空。

非顯非微。

只有疑機。

無有信處。

實有所在。

當觀念之所自。

起自何所。

了知起處。

便知落處。

久久而見起念之始。

久久而見念始之先。

所謂憫一切眾生者。

有畏其高矣美矣。

未可幾及。

遠哉大哉。

未可卒至。

有輕其寸莖之璧。

寧云照乘可比。

味淡無滋。

豈可瓊瑤相配。

此所以知者。

過而愚不及。

故為西河救苦經而為序。

  文昌帝君玉局心懺後序 蓋聞著書立說。

講道明心。

自昔聖賢。

其揆一也。

浮詞組織。

雜技繽紛。

識者憂之。

況在天階。

又奚取哉。

孔子猶曰。

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

後世載籍日煩。

義理闕如。

五經四書。

置勿復道。

而徒藉以博功名誇聲譽。

又從而託及異端。

嗚呼。

其亦勿思耳矣。

予儒人也。

晚參大道。

脫棄塵緣。

名曰修煉成仙。

實盡本於孝弟忠信。

高大精微之學。

故得氣行宇宙。

豈漫言飛昇尸解者流耶。

世不察。

以為方外旁門。

天高地厚。

日升月恆。

又惡用此鬼誕為也。

昔故降鸞立教。

頻引孔孟之言。

與河洛相表裏。

必待學者積累修成。

無愧無怍。

然後心神寧。

災厲退。

內功可成。

天恩可遇。

即不幸而殺身成仁。

亦自貫虹霓。

驅神鬼。

安得盡入深山遊窮海。

以為至人再出耶。

至於乩符託跡。

時隱時現。

不過憫凡夫之愚迷。

而稍引之正。

又安得執塗人而語以幽明之故耶。

每欲自明其說。

而無從相授。

幸及今日。

見元皇命真官。

成此心懺。

整巾肅容。

再拜而讀之不釋。

喟然歎曰。

是予之志也。

孔孟之言。

習而不行。

以其言雖在。

其神不靈耳。

何為入梵宮見神像‧又輙從而稽顙祈禱。

此昧心也。

亦敬心也。

反而推之。

合而行之。

道在於是。

玉局之心。

如此其仁。

故發而為文。

振金玉。

挾風雲。

沁心脾。

動肝膽。

易曰。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

猶是無言之教也夫。

敬展卷而作頌曰。

炳炳鸞書。

來於玉宸。

羲文之秘。

洙泗之真。

濯爾魄。

貫爾神。

函關仙尹。

圯上老人。

齊俯首。

覺斯民。

幽疑埽闢。

萬物皆春。

  江州望江亭自記 吾京川人。

唐末三舉進士不第。

因遊江湖間。

遇鍾離子。

受延命之術。

尋又遇苦竹真君。

傳日月交并之法。

久之。

適終南山。

再見鍾離子。

得金液大丹之功。

年五十。

道始成。

身長五尺二寸。

面黃白。

鼻聳直。

左眉有黑子。

服白襴衫。

繫皂縧。

變化不可測。

或為進士或為兵。

世多稱吾能飛劍戮人者。

吾聞之笑曰。

慈悲者佛也。

仙猶佛耳。

安有取人命乎。

吾固有劍。

蓋異於彼。

一斷貪瞋。

二斷愛慾。

三斷煩惱。

此其三劍也。

吾道成以來。

所度者何仙姑。

郭上竈二人。

性通羽。

吾授之以歸相法。

吾嘗謂。

世人奉吾真。

何若行吾行。

既行吾行。

又行吾法。

不必見吾。

自成大道。

不然。

日與吾遊何益哉。

  枕中記(盧生事。

頗與呂祖遇正陽祖師相類)開成七年。

呂祖行邯鄲道中。

息邸舍。

攝帽弛囊而坐。

俄見旅中少年。

乃盧生也。

衣短褐。

乘青駒。

將適於田。

亦止旅中。

與翁共席而坐。

言笑殊暢。

久之。

生顧其衣裝弊褻。

乃長嘆息曰。

大丈夫生世不諧。

困如是也。

翁曰。

觀子形體。

無苦無恙。

談諧方適。

而嘆其困者何也。

生曰。

吾茍此生耳。

何適之謂。

翁曰。

此不謂適。

而何適。

答曰。

士之生世。

當建功樹名。

出將入相。

列鼎而食。

選聲而聽。

使族益昌。

而家益肥。

然後可以言適乎。

吾嘗志於學。

富於游藝。

自惟當年青紫可拾。

今已過壯。

猶勤田畝。

非困而何。

言訖。

而目昏思寐。

時主人方蒸黍。

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

曰。

子枕吾枕。

當令子榮顯如志。

其枕青甆。

而竅其兩端。

生俛首就之。

見其竅漸大明朗。

乃舉身而入。

遂至其家。

數月。

娶清河崔氏女。

女容甚麗。

生資愈厚。

生大悅。

由是衣裝服馭。

日益鮮盛。

明年。

舉進士登第。

釋褐秘校。

應制渭南尉。

俄遷監察御史。

轉起居舍人。

知制誥。

三載。

出典同州。

遷陜郊。

生性好上功。

自陜西鑿河八十里。

以濟不通。

邦人利之。

刻石紀德。

移節汴州。

領河南採訪使。

徵為京兆尹。

是歲。

神武皇帝。

方事戎狄。

恢弘土宇。

會吐蕃悉採邏。

及燭龍莽布支。

攻陷瓜沙。

而節度使王君毚新被殺。

河湟震動。

帝思將帥之才。

遂除御史中丞。

河西道節度。

大破戎虜。

斬首七千級。

開地九百里。

築大城以遮要害。

邊人立石於居延山以頌之。

歸朝冊勳。

恩禮極盛。

轉吏部侍郎。

遷戶部尚書。

兼御史大夫。

時望清重。

羣情大翕習。

大為時宰所忌。

以非言中之。

貶為端州刺史。

三年。

徵為常侍。

未幾。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與蕭中令嵩斐侍中光庭。

同執大政十餘年。

嘉謨密命。

一日三接。

獻替啟沃。

號為賢相。

同列害之。

復誣與邊將交結。

所圖不軌。

下制獄。

府吏引徒至其門而急收之。

生惶駭不測。

謂妻子曰。

吾家山東。

有良田五頃。

足以禦寒餒。

所苦求祿。

而今及此。

思衣短褐。

乘青駒‧行邯鄲道中。

不可得也。

引刀自刎。

其妻救之。

獲免。

其羅者皆死。

獨三省中官保之。

減死罪。

投驩州。

數年。

帝知冤。

復追為中書令。

封燕國公。

恩旨殊異。

生五子。

曰儉。

曰僔。

曰位。

曰倜。

曰倚。

皆有才器。

儉進士登第。

為考功員外。

僔為侍御史。

位為太常丞。

倜為萬年尉。

倚最賢。

年二十八。

為左衮。

其姻媾皆天下望族。

有孫十餘人。

兩竄荒徼。

再登台鉉。

出入中外。

徊翔臺閣。

五十餘年。

崇盛赫奕。

性頗奢蕩。

好佚樂。

後庭聲色。

皆第一綺麗。

前後賜良田甲第。

佳人名馬。

不可勝數。

後年漸衰邁。

屢乞駭骨。

不許。

病中人候問相踵於道。

名醫上藥。

無不至焉。

將歿。

上疏曰。

臣本山東諸生。

以田園為娛。

偶逢聖運。

得列官敘。

過蒙殊獎。

特被鴻私。

出擁節旌。

入昇台輔。

周旋中外。

綿歷歲時。

有忝天恩。

無裨聖化。

負乘貽寇。

履薄增憂。

日懼一日。

不知老至。

今年踰八十。

位極三事。

鐘漏並歇。

筋骸俱耄。

彌留沉頓。

待時益盡。

顧無試效。

上答休明。

空負深恩。

永辭聖代。

無任感戀之至。

謹奉表陳謝。

詔曰。

卿以俊德。

作朕元輔。

出擁藩翰。

入贊雍熙。

昇平二紀。

實卿所賴。

此嬰疾疹。

日謂痊平。

豈斯沈痼。

良用憫惻。

今令驃騎大將軍高力士。

就第候省。

其勉加鍼石。

為予自愛。

猶冀無藥。

期於自瘳。

是夕薨。

盧生欠伸而寤。

見其身方偃於邸舍。

呂翁坐其旁。

主人蒸黍未熟。

觸類如故。

生蹶然而興曰。

豈期夢寐也。

翁謂生曰。

人生之適。

亦如是矣。

生憮然良久。

謝曰。

夫寵辱之道。

窮通之運。

得喪之理。

死生之情。

盡知之矣。

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

敢不受教。

稽首再拜而去。

  黃鶴賦粵矣最上一乘。

乃無作而亦無為。

還丹七返。

因有動而方有靜。

上德以道全其形。

乃純乾之未破。

下德以術延其命。

乃撅坎之巳成。

是以用陰陽之道。

即依世法而修出世之法。

效男女之生。

必發天機而作洩天之機。

方期性命之雙修。

須仗法財而兩用。

先結仝心為輔佐。

次覓巨室以良圖。

然欲希至道。

必密叩伭關。

擇善地。

慎作事之機密。

置丹房。

造器皿之相當。

安爐立鼎。

譬內外兩箇乾坤。

煉己築基。

固彼我一身邦國。

緊關對景忘情。

憑銳氣之勇猛。

大扺煨爐鑄劍。

借金水之柔剛。

若運用。

若抽添。

慮險而須當沐浴。

若鼓琴。

若敲竹。

逢爭而便宜守雌。

百日功靈。

曲直而能應物。

一年工熟。

追攝而已由心。

能盜彼殺中之生炁。

以點我陽裏之陰精。

玉液金液。

一了性而一了命。

二候四候。

半在坎而半在離。

始也將無入有。

以見龍居虎位。

終焉畱戊就己。

始知虎會龍宮。

要知藥物之老嫩。

在辯水源之濁清。

煉己待時者。

務待陽生赤縣。

察機臨爐者。

必須癸動於神州。

若觀見龍在田。

須猛烹而極煅。

忽聞虎嘯出窟。

可倒轉而逆施。

所謂火逼金行出坤爐。

故名七返。

金因火煉歸乾鼎。

是日九還。

還者。

乾所失而復得之物。

返者。

我已出而復來之真。

殊不知順則生人生物。

逆則成佛成仙。

雖曰彼家。

非閨丹御女之術。

故知一己。

有鵬鳥圖南之機。

坎中一點黑鉛。

號曰先天。

非同類終不能得。

離內七般朱汞。

是名孤陰。

無真種一刻難留。

是以假乾坤立鼎爐。

覓太乙所含之始炁。

賴陰陽作筌蹄。

求水府所蘊之伭珠。

趨○時卒補我乾之一缺。

俄然間已還彼坤之六虛。

到此水歸神室。

位列天仙。

丹落黃庭。

千靈舒慘。

上帝加讚。

天地成驚。

抱元守一。

溫養十月神有像。

調神面壁。

坐忘九載體無形。

斯其道術造端。

似依正而行邪。

就中火候託始。

如倚奇而用兵。

鉛與汞。

無丙叟東西間隔。

嬰與姹。

非黃婆咫尺參差。

識緩急。

慮吉凶。

在匠手以斟酌。

明進退。

知止足。

豈愚昧而能為。

認消息如海之潮信。

策造化比月之虧盈。

三日出庚。

乃一陽生於坤體。

十五圓甲。

則六爻周於乾元。

洩金竅。

鑿混沌。

露老莊之肺腑。

明坤罏。

飲刀圭。

吐平叔之心肝。

今遇龍江子。

夙有道骨仙丰。

名註丹臺玉室。

遂結烟霞同志之友。

願發龍虎秘藏之機。

究尋火候。

早餌黍珠。

閬苑伭圃。

他日可冀。

按篇中有吐平叔之心肝句平叔。

即張紫陽。

宋時人疑此賦非呂祖作。

然觀五品經內。

亦雜引海蟾紫陽之語。

或者其箕著與。

又按篇中俱不用韻。

殊非賦體。

即名黃鶴賦。

亦未詳其義。

  修身訣三段人命急如線。

上下往來速如箭。

認得是元神。

子後午前須至煉。

隨意出。

隨意入。

天地三才人得一。

既得一。

勿遺失。

失了永求無一物。

嗟嘆荒郊塚墓中。

自古滅亡不知屈。

天花爛熳。

人事悠悠。

得之者一氣吞元。

失之者三泉昧景。

至藥龍居虎位。

虎據龍宮。

當龍虎混合之時。

認恍惚杳冥之路。

大電霹而神莫為。

迅雷烈而神莫知。

去彼取此兮。

用資久視之功。

即是神仙之妙。

先住其子。

後覓其母。

率首為宗。

擒和正取。

水伏其火。

龍引其虎。

得自兩眉。

始應伭牝。

雷驚電杳。

無非黃蓋之家。

金液瓊漿。

盡屬丹池之寶。

老子之術。

盡於斯矣。

嗟夫。

金玉滿堂。

莫之能守也。


qaz101404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伏摩者

入菩薩行論廣解183

入菩薩行論廣解183行於隨一善法所緣

修專注一境

遠離沉掉

引生身心極其調柔之樂

是為止。

次各以通達常遍具足空性之見

遍伏三界煩惱及其種子

以觀察實際法義之力

能引身心極其調柔是為觀。

當修如是止觀時

應先求止。

若不先成就止

妙觀不起故

止者

亦以於外內世間身財等無貪

現證喜樂而成

貪身財

即隨沉掉自在轉故。

寅二生起對治方便分二卯一離內貪有情卯二斷內貪名利初中分二辰一貪之過患辰二知過應捨初中分五巳一勿遇可樂事巳二訶五欲誑惑巳三得已仍不知足巳四障礙解脫巳五虛度暇滿今初若人自性是無常

現前復貪無常法彼於千生流轉中

欲見所愛不可得貪之過患者

謂自身速死無常之者

若復正貪著親友等無常法彼貪著所愛者

由彼異熟

千生之中

或能一見所欲可愛之境耶?不能見也。

巳二訶五欲誘惑若不見時心不歡

不得平等安樂住若不見悅意者

又復如何?若不見彼

則不歡喜

意不安樂令心散亂

不能平等住三摩地

亦不能得安樂樂也。

巳三得已仍不知足見已仍復無厭足

如前貪愛所逼惱從見所愛之法

由貪著故仍無厭足

還如前欲見未見之時

仍為貪愛所逼惱也。


qaz101404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伏摩者

入菩薩行論廣解212

入菩薩行論廣解212行於隨一善法所緣

修專注一境

遠離沉掉

引生身心極其調柔之樂

是為止。

次各以通達常遍具足空性之見

遍伏三界煩惱及其種子

以觀察實際法義之力

能引身心極其調柔是為觀。

當修如是止觀時

應先求止。

若不先成就止

妙觀不起故

止者

亦以於外內世間身財等無貪

現證喜樂而成

貪身財

即隨沉掉自在轉故。

寅二生起對治方便分二卯一離內貪有情卯二斷內貪名利初中分二辰一貪之過患辰二知過應捨初中分五巳一勿遇可樂事巳二訶五欲誑惑巳三得已仍不知足巳四障礙解脫巳五虛度暇滿今初若人自性是無常

現前復貪無常法彼於千生流轉中

欲見所愛不可得貪之過患者

謂自身速死無常之者

若復正貪著親友等無常法彼貪著所愛者

由彼異熟

千生之中

或能一見所欲可愛之境耶?不能見也。

巳二訶五欲誘惑若不見時心不歡

不得平等安樂住若不見悅意者

又復如何?若不見彼

則不歡喜

意不安樂令心散亂

不能平等住三摩地

亦不能得安樂樂也。


qaz101404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伏摩者

入菩薩行論廣解181

入菩薩行論廣解181行於隨一善法所緣

修專注一境

遠離沉掉

引生身心極其調柔之樂

是為止。

次各以通達常遍具足空性之見

遍伏三界煩惱及其種子

以觀察實際法義之力

能引身心極其調柔是為觀。

當修如是止觀時

應先求止。

若不先成就止

妙觀不起故

止者

亦以於外內世間身財等無貪

現證喜樂而成

貪身財

即隨沉掉自在轉故。

寅二生起對治方便分二卯一離內貪有情卯二斷內貪名利初中分二辰一貪之過患辰二知過應捨初中分五巳一勿遇可樂事巳二訶五欲誑惑巳三得已仍不知足巳四障礙解脫巳五虛度暇滿今初若人自性是無常

現前復貪無常法彼於千生流轉中

欲見所愛不可得貪之過患者

謂自身速死無常之者

若復正貪著親友等無常法彼貪著所愛者

由彼異熟

千生之中

或能一見所欲可愛之境耶?不能見也。

巳二訶五欲誘惑若不見時心不歡

不得平等安樂住若不見悅意者

又復如何?若不見彼

則不歡喜

意不安樂令心散亂

不能平等住三摩地

亦不能得安樂樂也。


qaz101404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伏摩者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錄33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錄33世尊開八萬四千法門

門門皆可入道

但其他法門須靠自力

斷見惑八十八使

思惑八十一品

才能出三界

最少須見道位

證初果才能了生死。

淨土法門殊勝在臨終伏惑

就可往生

往生之後

修至惑盡

花開見佛

聞佛說法

證無生忍。

因此

不是簡單到念一句名號便可往生

起碼須伏惑。

假使臨終貪瞋癡現前

就障礙往生。

所以

平時要鍛鍊令煩惱降伏

不單是念佛而已

除念佛外

要審察自己貪瞋癡三毒中

那一種較強

強者先對治

令「熟處轉生

生處轉熟」

使念佛純熟

三毒生疏

伏煩惱種子

往生才有希望。

念佛者多

往生者少

問題出在無力伏惑。

但縱沒往生

修行功德不會喪失

尚須多生修行

致於那一生才成就

不得而知!

念佛要立志今生往生

莫待來生

來生是否相續

希望渺茫

因識田裡充滿善惡種子

到底那一類先成熟?不知道!

故要把握今朝

莫空過好時光。

佛問圓通

我無選擇

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

得三摩地

斯為第一。


qaz101404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伏摩者

《評論》請問哪間嬰廟比較靈驗

命運的變化總是在剎那間。

惡運卻是不知不覺

讓人永不翻身。

太上曰:應心為煞

應肺為邪。

(如感冒稱風邪)子曰:精氣為物

游魂為變

故知神鬼之情。

精魂邪煞

使人惡運終身。

開車時

如碰上白光現前時(鬼擋牆)

想一想

您還有下一次嗎?人體中血路經脈是運輸的器官

是命運的主宰

黃帝內經素問篇:「肝藏魂主血、肺藏魄主氣、心藏神主言」。

因此廟壇、宮殿的執事皆有一障三煞的天命

最是通靈、乩身無法避免的血脈煞

殯儀執事的屍棺煞

血路驅煞秘法是每日保命行運、旺運三昧真火抹香真諦的功課。

抹香淨身法源自唐代時期香道文化

在日本進入神社一定要淨身趨煞方可進神社參拜頂禮

故此現今日本祭拜文化一直保持著唐代抹香淨身之香道文化

敝人也將此中國原有香道文化引進台灣本地

讓我國人民大受廣惠。

本香源於唐代開國國師袁天罡祖師創造調配

用水沉香鎮煞安五靈

旌檀香(老山檀)避邪淨身

明王香(乳香)伏魔制邪

老木香解毒化煞

龍腦香(冰片)散鬼火。

道教稱名「五淨香」。

釋教稱名「五分香」。

五聖香是我國道教修道士「道醫」智慧精髓

救世良方。

本品遵循古方提煉

隨身之寶

平安之物。

【成份】:水沉香、旌檀香、龍腦香、老木香、明王香。

【使用方法】:用淨身油適量點摩勞宮穴

搓熱擊掌

使左掌灌頂百會穴

順任脈推至下焦

再以右掌輕拍中府穴

推至下焦

用右掌輕拍中府穴

推至下焦即完成淨身動作。

【用途】:改運、入廟補元神、淨身、避邪、收驚制煞、神物收淨加持、出入公共場所(如醫院、告別場、墳場、遊靈山拜母…等)、八字輕、元神不足、忌喪、煩悶浮躁、多夢者。

皆可適用

甚是靈驗無比、寸心感應。

亦可擦拭神像、唸珠。

當沐浴後

倒取適量是浴缸浸泡可舒解壓力和疲勞。

建議售價:NT$600元/瓶高縣營合字053924號

qaz101404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伏摩者

請問最近的藏傳佛教的法會

懇請各位藏傳佛教善知識能提供南部各道場中心最近有哪些中心有灌頂法會感恩在此聲明警告時空旅行你別人家問到有關於藏傳佛教問題就po出你那千年不爛的文字除非你本身人格有問題除非你有精神病你來po就表示你有沒看到我聲明這些證明你是個視障者不論怎樣我都會幫你多多祈福的
一 伏藏金剛薩埵滅罪懺悔灌頂、超渡大法會2005/8/13~2005/8/20主法上師:尊貴的寧瑪巴白玉傳承大圓滿覺者嘎桑仁波切日期 內容 時間 地點 國曆8月13日農曆7月9日(六) 伏藏金剛薩埵滅罪懺灌頂法會 時上七時 嘉義中心國曆8月13、14日農曆7月9、10日(六、日)伏藏金剛薩埵滅罪懺超度法會 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 嘉義中心國曆8 月19日農曆7月15日(五)伏藏金剛薩埵滅罪懺超度法會(備貝諾法王藥師寶甘露水結緣─甘露珍貴殊勝可清淨七世業障) 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 台北中心國曆8 月20日農曆7月16日(六)彌陀超孤煙供吉祥普渡大法會 下午二時至五時 台北中心中華民國桑千偉薩卻林佛學研究會嘉義中心:嘉義市竹圍四路130號(世賢圖書館旁)洽詢電話:05-2323380 傳真:05-2323373台北中心: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59巷5 號5樓(近國賓飯店)洽詢電話:02-25237004 傳真:02-25213135功德內容簡介:參加伏藏金剛薩埵超渡法會之眾弟子

皆能得到殊勝加持力

如白色靈丹

可滅治一切眾生無明疾病罪因

又如摩尼寶珠

可滿一切眾生解脫之圓滿願望。

超渡功德簡介:伏藏金剛薩埵超渡大法儀軌

只屬寧瑪巴無上密部之大法。

成就上師迎請金剛薩埵、五方佛

將眾生五毒淨化成智慧

上師在身、咒、定成就狀態中

眾生才能速解脫煩惱苦。

「身:生起與本尊無二無別的咒定中」「咒:諸佛總持」「定:將意融入」諸佛總集之金剛薩埵超渡大法能使眾生滅罪障解脫殊勝大法

超渡亡者受罪障業因之冤親債主牽制輪迴流轉極苦

寂靜密法將朵瑪供物

化成滿足冤親債主所需供品

使亡者神識能夠脫離

滅業因深重之眾生

上師生起忿怒密法降服

當亡者脫離冤親債主

上師即為滅罪亡者開示淨土之道路

即使亡者未能到達淨土定能投胎人天善道

趨向佛法進而解脫。

.................................................................................................................................... 二 嘉義噶瑪噶舉了義法廣中心8月份法訊2005/8/14~2005/8/28法會時間:94年8月14日至8月17日 傳法上師:尊貴的 賈傑康楚仁波切 8月14日(日)晚上7:30起紅觀音前行灌頂 8月15日(一)晚上7:30起紅觀音正行灌頂 8月16日(二)晚上7:30起普巴金剛前行灌頂 8月17日(三)晚上7:30起普巴金剛正行灌頂 Ps:要參加正行灌頂的師兄

請務必要先參加前行灌頂 法會時間:94年8月25日至8月28日 傳法上師:尊貴的 阿丁朋措波切 8月25日(四)晚上7:30起施身法除障法會 8月26日(五)晚上7:30起白財神灌頂 8月27日(六)下午3:00起施身法教授 8月27日(六)晚上7:30起施身法戶外實修 8月28日(日)下午3:00起金剛薩埵度亡 8月28日(日)晚上7:30起千手觀音灌頂 嘉義噶瑪噶舉了義法廣中心地址:嘉義縣中埔鄉永樂新村289-3號電話:05-2391701 傳真:05-2391659 ......................................................................................................................................... 三 龍欽寧體金剛薩埵上師相應法2005/8/18~2005/8/21主法上師: 第四世賈傑康楚仁波切 8月18日(四) 上午10:00 起 龍欽寧體金剛薩埵除障息災薈供勝法 下午03:00 起 龍欽寧體金剛薩埵除障息災薈供勝法 晚上07:30 龍欽寧體金剛薩埵上師相應法前行傳法大灌頂 龍欽寧體金剛薩埵儀軌心要由蓮師岩藏

此法為大圓滿龍欽寧體日常修持儀軌之一

名為〝大樂善道〞

並囑咐大取岩者吉美林巴從密意岩藏中所取出以利後世實修者日常修持

並行一切利他事業

聖哲蔣揚欽哲旺波尊者重新彙編整理為現今常修簡軌

能清淨一切障難

特別末法行者眾生破毀之三昧耶戒

能迅速修補

還得清淨戒體

圓滿世間、出世間一切善願福報

證得佛果。

8月19日(五) 上午10:00 蓮師長壽財神「策咕」攝壽增益財富、福德、壽命勝法 下午03:00 增益福德、財富、事業黃財神水供勝法 晚上07:30 龍欽寧體金剛薩埵上師相應法正行傳法大灌頂 8月20日(六) 上午09:00 龍王吉祥日舉辦消災增壽延壽放生救贖龍王水族及龍王煙供、獻供龍王寶瓶大法會 晚上07:30 龍欽寧體金剛薩埵上師相應法儀軌傳法(一) 8月21日(日) 上午09:30 龍欽寧體金剛薩埵消災除障增益大火供 下午03:00 龍欽寧體金剛薩埵中元大普度超度先亡大法會 晚上07:30 龍欽寧體金剛薩埵上師相應法儀軌傳法(二) 台南竹巴噶舉三乘佛學會如來講堂 地址:台南市長榮路二段304號10樓之1 電話:(06) 274-5691、274-6141 傳真:(06) 236-9767 ........................................................................................................................................... 四 金剛薩堙百次超渡大法會2005/8/26~2005/8/28--------------------------------------------------------------------------------主法上師: 竹巴噶舉傳承 尊貴的 堪布蘇南嘉措 8月26日 (星期五) 上午10:00 不動如來除障修法(竹巴噶舉不共加持) 下午03:00 不動如來除障修法(竹巴噶舉不共加持) 8月27曰 (星期六) 上午10:00 金剛薩堙百次超渡大法會 下午03:00 施身法除障修法 8月28日 (星期日) 上午10:00 金剛薩堙百次超渡大法會 下午03:00 金剛薩堙百次超渡大法會 堪布蘇南嘉措 略傳: 堪布生於1952年西藏康地的棍卓

1959年中共竊據西藏

他流亡到印度

接受 了八年的西方教育

之後得遇尊貴突謝仁波切

且受了出家三戒 及比丘戒

他在焚文佛教大學學習九年

得到阿闍黎的學位

由 大寶法王及竹千法王得知

且承認並授予堪布之職稱。

他曾是哇 那拿西大學噶舉派的首席堪布。

於教學期間

堪布參予各種部門的佛法事業

許多學生在他的帶領下完成學業

並被分派至世界各地宣揚佛法:他也參加許多大學研究生團體講座

他並翻譯嘉見欽哲仁波切注釋的岡波巴莊嚴寶縵。

堪布於第九十八任傑堪布佣登干處得到所有竹巴噶舉傳承的灌頂

現在他致力於弘法事業

並保存修持此勝法。

【金剛薩埵 ”涅嘉”百次超度大法會】藏文『涅嘉』一詞

意表由下往上推

或由下拉上來之義

在佛法的意義則為由下三道勾招至上三道

或由娑婆引導至淨土 等意

因而在藏傳佛教的超度法門中有『涅東』一千次超度及

『涅嘉』一百次超度之特殊修法。

究其始意即是由無始以來

吾人即輪轉生死不知凡幾

單由 數次超度

對亡靈而言如杯水車薪

無以立功

為增益亡者之福 德

盡速使亡靈得超度之利益

增上投生

因而下經由短時間內 之加強、加重超度修法

無法得立竿見影之效

所以千次超度

或百次超度乃應運而生

使亡靈在集中焦點的修法加持 下

能快速的解脫

此法門在藏俗中極為普遍‧ 重要

無論是往生不久的亡者、非命而亡

或累 劫先祖等皆得蒙佛庇佑

增上投生 。

藏傳扎西宗竹巴噶舉顯密佛學中心(屏東顯密竹巴噶舉佛學中心) 法會地址:屏東縣麟洛鄉麟蹄村中山路130-2號(麟洛鄉公所附近) 電 話:(08)7237622、(08)7228836傳真:(08)7239344  行動電話:0932977555 .................................................................................................................................... 五 中元普渡法會2005/8/19~2005/8/21尊貴之 桑傑彭措仁波切 台南重慶寺中元普渡法會 主法上師:尊貴的 桑傑彭措仁波切 時間: 8/19 (五) 下午2:30 中元普渡法會 8/20 (六) 晚上7:30 般若佛母灌頂法會 8/21 (日) 晚上7:30 金剛手菩薩灌頂法會 地點:台南重慶寺 台南市中正路5巷2號 (06)2232628 .......................................................................................................................................這些都是我選過的法會通知 參加法會是一件很好的功德...........隨喜心.歡喜心來參加 功德莫大!!!!! 阿彌陀佛!!! 參考資料 喇嘛網站

文章標籤

qaz101404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伏摩者

五聖香淨身油

命運的變化總是在剎那間。

惡運卻是不知不覺

讓人永不翻身。

太上曰:應心為煞

應肺為邪。

(如感冒稱風邪)子曰:精氣為物

游魂為變

故知神鬼之情。

精魂邪煞

使人惡運終身。

開車時

如碰上白光現前時(鬼擋牆)

想一想

您還有下一次嗎?人體中血路經脈是運輸的器官

是命運的主宰

黃帝內經素問篇:「肝藏魂主血、肺藏魄主氣、心藏神主言」。

因此廟壇、宮殿的執事皆有一障三煞的天命

最是通靈、乩身無法避免的血脈煞

殯儀執事的屍棺煞

血路驅煞秘法是每日保命行運、旺運三昧真火抹香真諦的功課。

抹香淨身法源自唐代時期香道文化

在日本進入神社一定要淨身趨煞方可進神社參拜頂禮

故此現今日本祭拜文化一直保持著唐代抹香淨身之香道文化

敝人也將此中國原有香道文化引進台灣本地

讓我國人民大受廣惠。

本香源於唐代開國國師袁天罡祖師創造調配

用水沉香鎮煞安五靈

旌檀香(老山檀)避邪淨身

明王香(乳香)伏魔制邪

老木香解毒化煞

龍腦香(冰片)散鬼火。

道教稱名「五淨香」。

釋教稱名「五分香」。

五聖香是我國道教修道士「道醫」智慧精髓

救世良方。

本品遵循古方提煉

隨身之寶

平安之物。

【成份】:水沉香、旌檀香、龍腦香、老木香、明王香。

【使用方法】:用淨身油適量點摩勞宮穴

搓熱擊掌

使左掌灌頂百會穴

順任脈推至下焦

再以右掌輕拍中府穴

推至下焦

用右掌輕拍中府穴

推至下焦即完成淨身動作。

【用途】:改運、入廟補元神、淨身、避邪、收驚制煞、神物收淨加持、出入公共場所(如醫院、告別場、墳場、遊靈山拜母…等)、八字輕、元神不足、忌喪、煩悶浮躁、多夢者。

皆可適用

甚是靈驗無比、寸心感應。

亦可擦拭神像、唸珠。

當沐浴後

倒取適量是浴缸浸泡可舒解壓力和疲勞。

建議售價:NT$600元/瓶高縣營合字053924號檢視圖片

qaz101404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